“唱吧”“躁动” 正式启动音乐创作者分成计划
在抖音、快手炙手可热之际,沉寂已久的“唱吧”又开始“躁动”了。
日前,在2020年唱吧嗨典上,唱吧音乐集团创始人兼CEO陈华宣布,正式启动音乐创作者分成计划,2020年将为此0门槛分给音乐人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撒钱”之外,唱吧最重要的是要借此来转型,从一款K歌工具转型为音乐社群。区别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以及爱奇艺、优酷等长视频应用,转型后的唱吧专注于1分钟-10分钟的“泛音乐”音视频,并且利用弹唱、一键修音、智能混剪等创作工具,以及人工修音、音乐超市、水星发行等音乐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音视频创作体验,并通过内容发布平台、流量智能分发、内容激励扶持三个方面形成一个闭环,推动音乐内容社群的形成与自成长。
去年11月,清华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音乐人报告》中显示,全职音乐人仅占12%,占比最大的依然是学生身份的音乐人,且近半数非学生音乐人的税前收入还在2000元以下。音乐人这一艰难的职业状况,让许多人的音乐梦想无法付诸现实。“我们要帮助这些人成长,确实原来可以叫做自己限制了自己,我们觉得自己是K歌平台,别的东西不让他们上来,未来我们是开放的,所有的音乐的东西都能上”,陈华表示。
“在唱吧,成就音乐梦想”,陈华表示,为解决音乐人的变现难题,唱吧为音乐人定制了“音乐创作者分成计划”,通过流量分成、版权分成、音乐服务、唱吧小店等形式,让音乐人的付出都得到应有的回报。“你提供音乐,我提供变现;原创可以赚钱,翻唱也能赚钱;音乐就是成就,流量就是财富;认认真真玩音乐,轻轻松松赚大钱。”
来自唱吧的数据显示,成立7年多来,唱吧音乐集团已经网罗了近10亿首音乐作品,打造了700多家唱吧麦颂KTV以及20000多个咪哒唱吧miniK,获得了2.8亿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唱吧上一次的高光时刻还是在7年多前。2012年5月31日,唱吧APP上线当天便吸引了10万用户,仅4天就冲到Appstore免费排行榜首位,10天时间用户突破100万,80天时间用户突破1000万。
不过,随着直播、短视频平台的相继出现,唱吧的高光时刻变成了“回忆”。没有去追风口,坚守着“K歌工具”的陈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承,错过了不少机会。“其实对于唱吧而言,这几年相对偏保守了一些。当然,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竞品太强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前面几年我们花了更多的精力专注在K歌的产品体验的优化上,唱吧音效是远远超过业内所有竞品的。我们在这方面花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希望用户真的能唱出很好听的声音,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东西。但是我们的问题在于,唱吧的用户不仅仅是K歌用户,他们其实是一些音乐爱好者,他们有音乐表演能力,有原唱的能力,有各种各样的创作力,但原来纯粹的K歌产品限制了他们的发挥,所以我们今天要转型”。
在业界看来,准备转型音乐社群的唱吧,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与抖音、快手对比。
对此,陈华表示:“我们会专注于1分钟到10分钟的泛音乐视频,什么概念呢?就是说1分钟以内的不是我们的重点。抖音和快手的内容是叫做快速进入嗨点,十几秒钟必须马上让我们嗨起来,否则我就翻走,但音乐不是这样的,一个好的音乐内容可能前面半分钟还只是非常优雅的声音而已,没有让你嗨,但是到后面你会发现这真是一个好的内容。好的内容不见得都是很燃的内容,但是演唱者代入了自己感情,代入了自己的价值观,使得在这首歌上你会觉得感动,能够有新的体会,由此爱上了这首歌。”
在陈华看来,音乐的特点是会循环的播放,会沉淀。“当你喜欢一首歌的时候,可能愿意这首歌循环播放几百次。我们觉得,如果只是15秒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专注于1分钟到10分钟,这样能够覆盖音乐的大部分时长,也能够错开抖音和快手。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跟他们竞争,因为我们的内容确实不会那么快的让你进入嗨点,唱吧专注的事情就是让你欣赏优质的好的音乐,这就够了”。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