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医保个人账户有变化 职工权益有变化吗?

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 陈金甫:老爸生病了,我的个人账户有钱,但是他不能用我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这个制度的转轨补齐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费用保障的制度短板,由原来的积累式走向了互助共济式。

国家医保局负责人介绍,我国职工医保基金分两大块:一是统筹基金,二是个人账户。一直以来,“统筹基金管大病,个人账户管小病”。 原来的个人账户中,有职工个人缴费的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0%。改革后,单位部分不再进入个人账户,全部放入统筹基金。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 陈金甫:比如说2020年个人账户累计结余1万亿元。换句话说,这个1万亿是别人不能使用的,通过这次改革以后,当期会有2千亿的基金用于加强门诊保障。原来统筹基金只管住院,个人账户管门诊,导致老百姓但凡要报销就得去住院。现在门诊也同样可以报销,不需要去住院了。

更多门诊费用将纳入报销

此次改革后,医保个人账户新计入的钱将会减少。那职工权益有变化吗?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 个人账户的存量基金使用范围放宽了、激活了。门诊医疗负担减轻,会有更多费用纳入报销。

《意见》提出,在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群众负担较重的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医疗保障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普通门诊统筹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从50%起步,随着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增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待遇支付可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

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负责人 樊卫东:当改革落地之后,门诊保障机制全部实施的时候,我们初步估算,这一项制度可以为退休人员减轻门诊费用负担将近1000亿元。

凭医院门诊处方在药店购药将可享同等报销

此外,原本零售药店只能使用个人账户里的钱,现在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后,可以凭医疗机构开具的外配处方到药店购药,所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费用与医疗机构享受同等的报销待遇。根据《意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也可以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负责人 樊卫东:对于体育健身、公共卫生费用以及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是不予支付的。

标签: 医保个人账户 职工权益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