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每日速看!居民收入跨越式增长,验证高质量发展成色

■ 社论

喜迎二十大系列评论

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继续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必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民众。


(资料图片)

从2012年到2021年,北京市居民收入由3.68万元跃升至7.50万元,先后突破四道万元大关,收入水平实现跨越式增长,稳居全国第二位。十年发展,北京市居民收入跨越式增长,承载着居民的幸福生活,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惠及每个普通家庭。

而从全国视野看,十年来,全国居民收入水平同样实现跨越式增长,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而到了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两项指标均实现了翻倍,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老百姓均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

从近来媒体盘点看,居民收入增长已成为各地的热词。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并不是一时一地的个别现象,而是呈现出全民共享的特征。中国目前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除了体量巨大之外,贯穿了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经济,无疑是一种高质量发展。

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经济这些年来在持续快速发展,这种发展已经并继续惠及亿万民众。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大河有水小河满”,惟有经济发展了,各项社会事业、民生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纵观这些年来的经济数据,人们会发现,中国已经实现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们追求的是让民众获益的高质量发展,兼顾了效率与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

仅从就业看,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就业看做是“天大的事儿”,让工资性收入发挥居民收入“压舱石”作用。如北京市,十年来,全市居民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8.7%,对居民收入贡献率超过60%。

而在具体操作上,不管是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还是加大重点人群就业帮扶,最后都落在一户户具体的人家上、惠及每个人。这样的民生导向,不仅让居民收入跟得上经济增长,也提振了普通民众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

居民收入的增长,也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逐年缩小上,国家发改委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进展情况。据披露,2017—202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8.9%,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71缩小到2.5。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也离不开“放管服”改革的深化、助企纾困政策的加力、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的延续。

这背后,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进,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统筹谋划,实体经济的持续壮大、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助力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经济体量的庞大、增速的持续,结构的优化,给更多人提供了收入提高、财富增长的机会,使经济发展成果既表现为国家发展进步的宏大叙事,更体现为人们日益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然,也要看到,老百姓对收入的事儿最为敏感。这也意味着,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继续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必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民众。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