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中国制造“一提高、一保护”迫在眉睫

【商兵布阵】


(资料图片)

中国制造的升级优化需要专利保护,保护合法合规的生产企业,保护消费者,保护从业者。

周家兵

中国制造能力强首先体现在规模化上。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制造将会有更好的未来。职能部门必须统筹并处理好两个方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强化专利保护。

低质和重复制造,曾困扰着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形象,如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日本产品,低劣廉价。要撕掉这个低劣廉价的标签,需要拿出性价比高的产品来说话。中国政策宣导中明确提出,中国制造要奔向中国智造,一字之差的背后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更多工程师付出、更多人力投入。无论是中国消费者,还是全球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质量,对高品质商品需求从购买能力到消费心理,已经具备。

有人担心中国制造企业大量外迁到东南亚国家。可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的制造企业“出海东南亚”,虽然有些震荡,但目前看来,中国生产制造业更多的是“腾笼换鸟”,转换和衔接完成之后,是新能源、新产业(300832)、智能制造的蓬勃发展。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期望提升生活质量,就对高品质产品需求越大。全球越来越多的商贸买家对中国产品质量的依赖越来越强。这是扭转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形象重要机遇,中国制造需要以厚积薄发需蹚出一条阳光大道。

专利保护(侧重指技术和产品外观设计)不是哪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问题,对于具有全球视野并为此布局的中国企业而言,也至关重要。曾经的山寨、抄袭、仿制,鱼龙混杂,问题频出。不明觉厉的消费者找不到仿冒厂家,去找正宗厂商,闹出不少乌龙。甚至在网上发视频和文字,造谣污蔑构陷合规厂家,被核实后,仅以误会道歉收场,对正品商家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没能得到很好的消除。“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应对这种侵权行为从重从快依法打击,确保中国制造的商品能得到客观评价和公正对待。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把自己的最新产品交由中国制造商生产,从设计图纸、手板样品、模具开发到批量生产。我国有完整产业链,对每一个环节都能承接得有序而平顺,质量有保证,效率能确保,成本得以控制,交付能按时。若专利能进一步得到更好地保护,更多国际客户可以安心放心的把新品重心转移到中国制造企业。不仅带动企业高质量高要求生产,更潜移默化训练了我国制造业从业者。中国制造业升级就变得务实又缩短了时间。相关职能部门要随着中国发展到不同阶段,实事求是地升级修订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要主动出击依法依规打击侵权和盗版。从另一个角度,也会促进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和投入力度。对于研发和创新能力,我国更缺的是“版权”“原创”“专利”得到应有的保护。

现实中,优秀的中国制造企业能“十年磨一剑”,打造出精良产品,或者发明新技术,但是,不少新技术新产品推出后,一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内,相关假冒伪劣品充斥市场,以低价促销。高质量的产品被劣质品驱逐。“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无序和“不讲武德”扰乱了市场,误导了消费者。惹出的事端伤害了无辜的消费者,消费者还没享受到正品带来的愉悦,就遭受成本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阴影,恶化了正品在市场上的声誉,甚至有些正品还没在市场上怎么推广开,就惨遭消费者的误解而被抛弃。

中国制造的升级优化需要专利保护,保护合法合规的生产企业,保护消费者,保护从业者,这样才能维护市场健康运转,相互促进,带动产品创新,让消费者和制造企业良性互相促进。如此往复,良性循环,更新迭代,整个制造企业随着市场规则得到更好的发展,利国利民,多方共赢。

(作者系深圳东方华策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标签: 迫在眉睫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