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资讯:养老金不够了,今年1月不认证就停发?人社部紧急辟谣:别信,都是假的
1月29日,#1月份不认证停发养老金是谣言登上了微博热搜#。针对近日网上流传的“2023年养老金认证时间提前,退休人员必须在1月份完成待遇资格认证,否则将会停发”“养老金不够了”等传闻,人社部发文回应该系列消息系谣言,武汉、成都、哈尔滨、长沙等多地人社部门也发公告予以澄清,还有一些地方在相关公告中提示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方式。
专家表示,建立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制度是为了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维护基金安全。我国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可以确保养老金额按时发放,公众没有必要对此产生焦虑。
【资料图】
紧急辟谣
岁末年初,声称“退休人员不赶紧认证就要停发养老金”,假冒人社部官网发放津贴,诱导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等不实信息在网络流传,甚至还有“国家养老金不够了”等谣言流传。
对此,人社部官方微信和官网发布紧急辟谣信息,全国多地人社部门也发布了辟谣声明。
武汉市人社部门发布澄清公告称,武汉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周期为一个自然年度内的1-12月,即退休人员可在每年12月31日前的任何一个月份,通过微信“武汉人社”公众号、支付宝“武汉人社”小程序或者到社保经办机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完成一次待遇认证即可。
成都、青海、黑龙江、洛阳等地也相继发布了澄清公告。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市人社部的澄清公告中还列出了有关养老认证相关问题的各个区的咨询电话,且会在提前一个月向即将到期的企业或灵活就业人员推送资格认证的相关提醒。
“养老金是社会保险金的最重要、最大比例的保险金,涉及面广,容易产生社会舆论,并且较快传播,因而会有人抓住公众的心理混淆视听,获取一些利益。”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告诉记者。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金是退休人员主要的经济来源,可以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设置认证制度也是为了便于后期管理及养老金的发放,避免出现冒领等情况”。
“由于养老金涉及了很多人的切实利益,因而需要公众提高警惕,增强辨识能力,以官方发布文件为准。”付建提醒说。
无需焦虑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同比增加2430万人、849万人、825万人。全年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金融教授胡继晔看来,“这些资金的运营情况说明短期内养老金是可以按时足额发放的,不需要对养老金发放焦虑,至于网上流传的养老金不够等谣言,只不过是不法分子想牟利而已”。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则告诉记者,“我国经济发展将快速恢复,从长期发展来看,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因此养老金的总额是比较充沛的”。
此外,我国已经逼近中老龄化社会也是造成焦虑的原因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老年人数量增多,年轻人缴纳的养老保险的数量是否会减少?
胡继晔认为,根据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去年累计结余7.4万亿元?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再加上财政补贴,不会出现养老金不足的情况。
此次人社部发布的文件中也给出了如何完成认证确保养老金正常发放的相关指引。对于认证时间并没有限制固定的认证时间,认证周期为一年,可在上次认证后的一年内任意选择时间进行认证。
目前的认证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数据对比,社保局通过公安、民政、医院、交通运输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来获取退休人员的情况;第二种是刷脸认证,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App,按照操作提示完成认证;第三种是上门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可提出上门认证的申请,社保工作人员会上门协助完成认证。
持续优化
“从长期发展来看,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未来的养老政策也许将不断精细、进一步优化。”胡继晔进一步分析称。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体系以基本养老金为第一支柱,随着去年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反映了国家在我国养老体系的多层次和多支柱层面的优化调整。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或地区先行启动实施。截至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
在付建看来,个人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养老金的压力,短时间内参保人数的增加意味着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认同度较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将社会化的养老金与需要的人进行平衡也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除了基本养老金之外,也需要推出更多的个性化的养老产品,不同的人群各取所需,去购买符合自身能力和需求的产品,提供更加多元的个性化服务。”王鹏指出。
“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本身以公益性为主,养老金的使用更多以居家养老为主,在未来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数量会增多,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入市场化元素,比如社区互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更好地获得养老服务,增加生活舒适度,这也是未来发展中重要的一环。”王鹏进一步分析称。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宁夏林草局全面实现全程网办
上海市林业总站开展湿地健康水生态调研并召开讨论会
相约在广东飞羽悦瞬间 2022广东候鸟护飞行动正式启动
排行
精彩推送
- 天天资讯:养老金不够了,今年1月不认证就停发?人社部紧急辟...
- 观点:19部门联合发文:加快搬迁人口市民化进程
- 焦点短讯!19部门联合发文:加快搬迁人口市民化进程
- 环球讯息:2023年,引爆中国经济的十大行业
- 旅游餐饮电影等行业爆发式增长 中国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
- 全球讯息:无逆回购到期!央行今日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280亿元
- 天天播报:不认证会停发养老金?人社部辟谣:即使没有认证也不...
- 全球热讯:不认证会停发养老金?人社部辟谣:即使没有认证也不...
- 盘点哪吒汽车被“误解”的那些事儿
- 天天热消息:发改委等多部门: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
- 当前快讯:经济复苏引发“赚钱效应” 春节期间日均8亿美元资...
- 世界头条:发改委等多部门: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
- 消费复苏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 天天资讯:我国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
- 天天新消息丨1月份不认证就停发养老金?别信
- 1月份不认证就停发养老金?别信
- 焦点资讯:经济复苏引发“赚钱效应” 春节期间日均8亿美元资...
- 【天天快播报】消费复苏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 (经济)我国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
- 当前热文:张爱军:实施经济建设年度“十项行动”,壮大千亿...
- 【天天时快讯】张爱军:实施经济建设年度“十项行动”,壮大...
- 全球速看:兔年春节消费红红火火 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 兔年春节消费红红火火 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 2022爱分析・智能客服厂商全景报告 | 爱分析报告
- 通讯!阿里辟谣新加坡建全球总部 全球总部始终在杭州
- 扩大有效投资勿忘规范融资
- 天天热消息:自由贸易协定商务应用指南发布
- 全球消息!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 全国...
- 全球快讯:拓宽中小微发展空间
- 今日热议:心脏病神药来了?Moderna开始试验直接注射到心脏的...
- 天天快消息!温柔巨人!研究发现,狗狗体重每增加1公斤,攻击...
- 世界热资讯!闻所未闻!百万保时捷停斗香上被烧毁
- 满江红发声明:偷票房等指责纯属造谣
- 世界信息: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
- 天天观点: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 全国...
- 信息: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
- 全球热消息:扩大有效投资勿忘规范融资
- 环球新动态:北上广→上北深广→上北深渝广!中国地域经济格...
- 天天观热点:火热消费市场,展现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 中方强调建设和平要坚持发展优先
- 简单的5分钟呼吸练习会让你快乐
- 刺激消费?专家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
- 返工潮即将到来 自驾返程高峰将持续到正月十五
- 当前信息:中方强调建设和平要坚持发展优先
- 火热消费市场,展现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 天天热讯:春节“不打烊”,“三张牌”为地方拼经济开好头
- 环球通讯!春节“不打烊”,“三张牌”为地方拼经济开好头
- 全球新资讯:江西为天价彩礼降温:零彩礼,不丢人
- 每日快报!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14.3%(新数据 新看点)
- 每日讯息!中国游客涌入东南亚!泰国地陪供不应求
- 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14.3%(新数据 新看点)
- 焦点资讯:国新办发布会介绍春节保供应促消费情况
-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春节保供应促消费情况
- 【环球时快讯】春节“不打烊”!央企重大项目施工忙
- 春节“不打烊”!央企重大项目施工忙
- 今日快看!气温骤降!南北方都将迎来春节假期的最冷时段
- 世界热门:期待!月球上的中国兔子要迎来新伙伴
- 春节旅游季!游客爆满,全国多个景区发布限流通知
- N95口罩价格暴跌,部门企业没订单了
- 环球实时:全国年夜饭账单出炉!兔头卖爆了!
- 世界新资讯:研究发现,嗑瓜子都“上瘾”原来是有科学依据的
- 全球今头条!网红烟花“加特林”价格暴涨十倍,花炮之乡卖断货!
- 即时焦点: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发放水利贷款1864亿元
- 天天日报丨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发放水利贷款1864亿元
- 天天速递!报告预计2025年国内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
- 当前播报:山东赴欧招商团大年初一“出海抢单”
- 春节旅游热!高星酒店订单增长100%
- 环球关注:春节贺岁档已有五部电影破亿,总票房突破20亿
- 最新消息:八上春晚的古井贡酒,销售额冲击200亿
- 世界观天下!工信部:2023年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 工信部:2023年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 新消息丨研究发现:好好学习不仅能让你更聪明,还能保护你的肠道
- 全球球精选!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元
- 环球即时看!兔年春晚收视最高破27% 张若昀吃烧鸡登上热搜
- NA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首个距离地球41光年的行星,...
- 世界今热点:世界经济论坛参会者高度评价COP15有关成果
- 最新:31省份去年GDP出炉:广东第一,陕西江西突破3万亿
- 币圈再度暴雷!8000亿巨头宣布破产发生了什么
- 天天时讯:(财经·动态)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
- 微头条丨贺一诚:持续与相关部门沟通内地旅行团赴澳事宜
- 贺一诚:持续与相关部门沟通内地旅行团赴澳事宜
- 环球即时看!世界经济论坛参会者高度评价COP15有关成果
- (财经·动态)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元
- 财政部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着力规范财务审计秩序
- 每日看点!2022年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 中国经济站上新台阶
- 全球要闻:2022年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 中国经济站上新台阶
- 谁将接任秦刚成为下一任驻美大使?外交部回应
- 天天热资讯!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
- 环球消息!谁将接任秦刚成为下一任驻美大使?外交部回应
- 环球热点!外交部:中方着手试点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 环球热门:外交部:中方着手试点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 当前焦点!国家乡村振兴局今年多举措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
- 热头条丨《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
- 世界讯息:《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
- 环球最资讯丨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
- 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 今日快讯:前瞻IPO头条:4过4,淮北绿金登陆港交所!深交所终...
- 水利部与中建集团就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合作共赢进行座谈
- 每日快看:水利部与中建集团就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合作共赢...
- 中国优化防疫措施 今年中国经济将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