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近期买的理财产品最近为什么“跌”了?

上一次债市的调整其实还是2016年(客户觉得很多安全的产品出现了下跌),可是当时资管新规并没有问世。而最近这波债市的调整,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不仅仅是债券基金及其他机构被“包装成固定收益理财产品”,还有很多银行的净值理财产品。

2020年夏天是银行(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理财产品被黑的最惨的一个夏天。

各个公众号,专业的银行资管团队,您的客户经理都和您解释了很多次:

客户经理,专业理财资管团队都是这样说的:

“最近的产品下跌是债市的调整”,

“我们的理财产品的回撤跑赢了同期债券指数”

“最近的下跌是因为货币从宽松变成了超宽松”“债券有还本付息的刚性”。

客户的内心:???

是的,我的客户只想知道,

1、我只想知道为什么我买的理财产品跌了

2、我买的理财产品还要“跌”多久

3、为什么之前买的理财本金没有波动,而现在有,你推荐给我这个产品是不是不好

4、以后这样的理财会怎样

今天这个文章用通俗易懂,您能看懂的说人话为您解决这几个问题

问:为什么之前买的理财本金没有波动,而现在有,理财经理给我推荐的这个产品是不是不好?

请看下图

原来我们购买的理财是这样的,天数固定,利息固定,但其实投资方向是什么,中间经历了什么,客户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不知道不要紧,理财产品市场就这样在黑箱里安然无恙的经历了近10年。

而这种方式好比“我是一个偶像公司,我包装一个素人,只把她微博,朋友圈中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大家看到的只是这个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其余生活的琐碎和负面,粉丝都看不到”。

后来呢,监管出了一个叫资管新规的东西,目前我们在资管新规的过渡期。意思是“这种光鲜亮丽“的朋友圈展示监管不允许了,监管将这个素人每天发一张美美的朋友圈,变成了24小时直播,也就是“理财产品运行的所有情况必须要公开透明,包括盈亏”。

那么很多规模很大,资金雄厚,明星很多的公司,就开始了提前的转型,为了企业更好的经营,也为了让旗下的公司艺人符合规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粉丝。

最近被黑的很惨的某行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群。

那么监管这样规定的好处是什么呢?

一,

好处是人们不再完全迷恋只在微博发出美美照片和节目里的素人(认为理财产品和存款一样必须保本保息)

二,

好处是24小时直播后,即使偶像公司想掩盖素人的一些缺陷,也无法掩盖,只能提高自己旗下艺人的能力(资管新规后理财要看银行旗下投资公司的运作能力)

三,

最终受益的就是这些素人的粉丝,都是直播形式,没有修图商赚差价。(净值理财产品的收益均给到客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所以最近被迫上热搜的这些产品都是“符合资管新规的产品”。

上了24小时直播后的第一年,很多素人的粉丝(客户)发现,这些艺人不光是微博上光鲜亮丽的精修照片,他们也有训练时的汗水,也有不那么好看的素颜。

(因为存款的收益来自贷款,理财的收益来自债券的还本付息和交易)

也就是,客户发现这些净值理财理财产品,它的运作并不是和存款那样,是到期还本付息。,那么近期遇到了债市的调整,这些理财产品面临着“把交易的真实的,非上涨的一面展示给客户”。

而理财产品符合新规,已成大势所趋,也是正确的选择。

是这样的波动上涨。

那么真实的债市(理财产品投向)是怎样的呢?

打开这个投资黑箱我们发现,债市是走3步,退1步的行情。如果原来的理财产品是每次给您1.5步的收益,现在是完全给到您“走3步,退1步,前行2步的收益”,只不过在它退一步的时候,您需要承受这个波动。

打开投资黑箱,请看波动上涨真实图:

问:我的理财产品收益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进?为什么会退?债市为什么是螺旋式上涨?

在这再举一个您能听懂的例子。

3年4.18%

比如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降息的通道,2017年我们有的大额存单,2020年了。如果我2017年只买了3年4.18%的大额存单,我的年化收益就只有4.18%,也给不到客户更多的利息。

所以我在2017年购买了100万大额存单,50万等到到期还本付息,50万我去做转让,4.18%的大额存单,我以3.9%价格卖出去,这样别人也喜欢购买我转让给它的大额存单,因为现在再存收益只有3.6%。所以我就这样,赚到了价差,还有另外50万三年到期还本付息。

这么操作听起来感觉很好,但是如果我对市场的预测有误,最近没有降息,市场利率涨了,大额存单的利率涨到了4.2%,可是我约定好我的这笔大额存单要转让,已经在途了,没办法,如果我不是4.2%以上的收益,我转让不出去,这部分我就暂时亏钱了。(也就是各位最近看到的净值产品回撤的原因)

但是亏钱了也不要紧,因为我还有50万,到期一定会给我还本付息。(也就是您的客户经理告诉您为什么您可以一直拿着这份理财产品,做纯债的产品中长期持有风险可控)。

问:为什么手机银行我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看起来那么可怕?

其实也是很多机构做文章的点。

目前仅仅下跌几厘钱,但是却显示负4%的年化收益率。

我们发现,这款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只有不到1分钱,我们1块钱买了10万分,

什么是年化收益率?也就是我用1个月涨了1%,年化收益就是12%(一年12个月),1天涨了1%,年化收益就是365%。

看起来可怕的本质是年化收益放大了短期上涨和下跌的波动。

再想想大额存单还本付息的故事,您还担心什么呢?

您说,我只想要理财产品光鲜亮丽的一面。

可是逐渐的,监管不再允许了,您要逐渐接受把理财产品运作情况都展示给您的全过程,本质上,这是对投资者您最大的,最趋于合理安全的保护。

综上,那是您无需担心和恐慌的“波动”。对,不是下跌,只是前进3步后退1步时,后退动作的那个“波动”。

上一次债市的调整其实还是2016年(客户觉得很多安全的产品出现了下跌),可是当时资管新规并没有问世。而最近这波债市的调整,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不仅仅是债券基金及其他机构被“包装成固定收益理财产品”,还有很多银行的净值理财产品。

2020年夏天是银行(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理财产品被黑的最惨的一个夏天。

各个公众号,专业的银行资管团队,您的客户经理都和您解释了很多次:

客户经理,专业理财资管团队都是这样说的:

“最近的产品下跌是债市的调整”,

“我们的理财产品的回撤跑赢了同期债券指数”

“最近的下跌是因为货币从宽松变成了超宽松”“债券有还本付息的刚性”。

客户的内心:???

是的,我的客户只想知道,

1、我只想知道为什么我买的理财产品跌了

2、我买的理财产品还要“跌”多久

3、为什么之前买的理财本金没有波动,而现在有,你推荐给我这个产品是不是不好

4、以后这样的理财会怎样

今天这个文章用通俗易懂,您能看懂的说人话为您解决这几个问题

问:为什么之前买的理财本金没有波动,而现在有,理财经理给我推荐的这个产品是不是不好?

请看下图

原来我们购买的理财是这样的,天数固定,利息固定,但其实投资方向是什么,中间经历了什么,客户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不知道不要紧,理财产品市场就这样在黑箱里安然无恙的经历了近10年。

而这种方式好比“我是一个偶像公司,我包装一个素人,只把她微博,朋友圈中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大家看到的只是这个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其余生活的琐碎和负面,粉丝都看不到”。

后来呢,监管出了一个叫资管新规的东西,目前我们在资管新规的过渡期。意思是“这种光鲜亮丽“的朋友圈展示监管不允许了,监管将这个素人每天发一张美美的朋友圈,变成了24小时直播,也就是“理财产品运行的所有情况必须要公开透明,包括盈亏”。

那么很多规模很大,资金雄厚,明星很多的公司,就开始了提前的转型,为了企业更好的经营,也为了让旗下的公司艺人符合规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粉丝。

最近被黑的很惨的某行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群。

那么监管这样规定的好处是什么呢?

一,

好处是人们不再完全迷恋只在微博发出美美照片和节目里的素人(认为理财产品和存款一样必须保本保息)

二,

好处是24小时直播后,即使偶像公司想掩盖素人的一些缺陷,也无法掩盖,只能提高自己旗下艺人的能力(资管新规后理财要看银行旗下投资公司的运作能力)

三,

最终受益的就是这些素人的粉丝,都是直播形式,没有修图商赚差价。(净值理财产品的收益均给到客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所以最近被迫上热搜的这些产品都是“符合资管新规的产品”。

上了24小时直播后的第一年,很多素人的粉丝(客户)发现,这些艺人不光是微博上光鲜亮丽的精修照片,他们也有训练时的汗水,也有不那么好看的素颜。

(因为存款的收益来自贷款,理财的收益来自债券的还本付息和交易)

也就是,客户发现这些净值理财理财产品,它的运作并不是和存款那样,是到期还本付息。,那么近期遇到了债市的调整,这些理财产品面临着“把交易的真实的,非上涨的一面展示给客户”。

而理财产品符合新规,已成大势所趋,也是正确的选择。

是这样的波动上涨。

那么真实的债市(理财产品投向)是怎样的呢?

打开这个投资黑箱我们发现,债市是走3步,退1步的行情。如果原来的理财产品是每次给您1.5步的收益,现在是完全给到您“走3步,退1步,前行2步的收益”,只不过在它退一步的时候,您需要承受这个波动。

打开投资黑箱,请看波动上涨真实图:

问:我的理财产品收益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进?为什么会退?债市为什么是螺旋式上涨?

在这再举一个您能听懂的例子。

3年4.18%

比如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降息的通道,2017年我们有的大额存单,2020年了。如果我2017年只买了3年4.18%的大额存单,我的年化收益就只有4.18%,也给不到客户更多的利息。

所以我在2017年购买了100万大额存单,50万等到到期还本付息,50万我去做转让,4.18%的大额存单,我以3.9%价格卖出去,这样别人也喜欢购买我转让给它的大额存单,因为现在再存收益只有3.6%。所以我就这样,赚到了价差,还有另外50万三年到期还本付息。

这么操作听起来感觉很好,但是如果我对市场的预测有误,最近没有降息,市场利率涨了,大额存单的利率涨到了4.2%,可是我约定好我的这笔大额存单要转让,已经在途了,没办法,如果我不是4.2%以上的收益,我转让不出去,这部分我就暂时亏钱了。(也就是各位最近看到的净值产品回撤的原因)

但是亏钱了也不要紧,因为我还有50万,到期一定会给我还本付息。(也就是您的客户经理告诉您为什么您可以一直拿着这份理财产品,做纯债的产品中长期持有风险可控)。

问:为什么手机银行我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看起来那么可怕?

其实也是很多机构做文章的点。

目前仅仅下跌几厘钱,但是却显示负4%的年化收益率。

我们发现,这款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只有不到1分钱,我们1块钱买了10万分,

什么是年化收益率?也就是我用1个月涨了1%,年化收益就是12%(一年12个月),1天涨了1%,年化收益就是365%。

看起来可怕的本质是年化收益放大了短期上涨和下跌的波动。

再想想大额存单还本付息的故事,您还担心什么呢?

您说,我只想要理财产品光鲜亮丽的一面。

可是逐渐的,监管不再允许了,您要逐渐接受把理财产品运作情况都展示给您的全过程,本质上,这是对投资者您最大的,最趋于合理安全的保护。

综上,那是您无需担心和恐慌的“波动”。对,不是下跌,只是前进3步后退1步时,后退动作的那个“波动”。

标签: 近期买的理财产品跌了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