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险 > 正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你了解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是于2008年9月26日隆重开工建设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21世纪中国四大工程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最先由毛泽东提出设想,凝聚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心血。

中国四大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包括水源工程、渠首工程、移民工程、水源保护工程、输水总干渠、穿黄工程、调蓄工程和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这一工程将从渠首所在地南阳陶岔引丹江口水库的碧水,一路蜿蜒北上,滋润京、津、冀、豫。中线工程的实施,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立方米,增供农业用水30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京、津、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危机,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四大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重要水源地,是中线工程“水龙头”的总开关,是丹江水库的主要淹没区和移民搬迁及安置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线路最长、移民最多、工程量最大、环保任务最重的,在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起于淅川县陶岔渠首,途经淅川、邓州、镇平、卧龙、宛城和方城等县区,涉及26个乡镇,全长1853千米,约占河南省总长的1/4 ,中线总长的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淅川把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治理污染的规划和措施,强制关闭了200多家重污染“十五小”企业,大规模整治了酿造、造纸、制革、制药等行业的多个重点污染源,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广泛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努力把政绩融在清水里,把丰碑刻在青山上,使丹江口水库水质完全达到了符合国家调水要求的二类水质标准。

中国四大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随着丹江口水库大坝的加高和中线工程的全线开工,坝高从现在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设计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总库容达290.5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南阳库区水域面积506平方千米。渠线永久占地4.14万亩,临时用地7.19万亩,涉及移民16.2万人,市内安置9.9万人。其中,新增淹水面积143.9平方千米,涉及淅川县11个乡镇185个行政村,房屋258.3万平米,耕地、园地13.2万亩,各项淹没实物指标居库区湖北、河南2省5县(市)区之首。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