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险 > 正文

沈明高:打破刚性兑付有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12月16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重塑新格局,助力‘双循环’——中国资本市场30周年证券业论坛”在北京召开。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兼广发控股(香港)总经理沈明高博士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沈明高表示:“离不开三条主线。”

一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据统计,我国企业融资中近60%源自银行贷款,20%左右来自非标融资,而以股票、债券、股权形式获取的直接融资量占比不足20%,直接融资比例提升的空间巨大。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形成“双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但提升,企业对直接融资渠道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的研究发现,国际经验表明,出口占GDP比重越高,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越高,反之亦然。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通常是传统的成熟行业,银行间接融资有优势,但随着企业转型升级,风险偏好相对较高、风险定价能力较强的直接融资渠道将占优。”他进一步表示。

打破刚性兑付同样有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刚性兑付时,整个经济中的无风险或低风险金融资产占比高,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银行有优势;打破刚性兑付后,无风险收益率下降,风险资产占比提高,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直接融资渠道的优势会逐步显现。

二是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沈明高认为:“过去30年,我国经济主要以赶超为主,资本市场往往可以参照国际经验和对标物定价。当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能够追赶的目标越来越少,发现经济与产业升级的早期新机会并为这样的机会定价是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因而发挥资本市场风险定价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愈显重要,这也是未来区别头部券商与一般券商的分水岭。”

在去刚性兑付的时代,对风险定价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在于市场违约或直接挑战现有的定价模式,机会是部分企业违约可以帮助矫正风险定价模型,为风险互换等新产业和新业务的创设和发展提供基础参数,推动金融机构差异化竞争。

三是标准化产品与非标准化产品并重。要为传统经济与新经济提供不同的投融资渠道。对传统的存量经济,需要发展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服务新经济的早期阶段,首先要从非标准金融产品入手,属于风险投资。重要的是,资本市场需要为非标准产品的标准化提供出路,如结构化票据、以避险为目的的衍生产品等。

沈明高表示,创设更多涵盖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从资金来源看,风投、私募从境内机构、银行理财与各类资管产品所获取的资金占比超过80%,但养老金、保险资金、社会公益基金等真正长期的资金占比却不足5%,而美国等成熟市场长期资金在风投、私募中占比超过30%。

标签: 刚性兑付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