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险 > 正文

多家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进一步恢复,市场销售持续回暖,货物进出口增长迅速……2020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测试,彰显了强大韧性,再次向世界交出亮眼成绩单。

与此同时,多家国际机构纷纷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对中国经济增长投下信任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分别将2021年全球GDP实际增长率预测上调到5.2%、4.2%、5.2%;三大国际组织对中国的预测更加乐观,2021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分别为8.2%、6.9%、6.8%,分别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0个、2.7个、1.6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何处?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工业部门是中国下半年以来经济得以向潜在增速快速接近的主导力量,从复工复产、政策托底,到房地产产业链、出口拉动,工业部门经历了从生产端到需求端的顺利复苏。其次,消费的改善速度在四季度加快,前期复苏最慢的限额以下消费、线下消费规模已经与去年水平相当,未来还将继续回暖。第三,出口成为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复苏的一大亮点,国外疫情下的供需缺口很大程度上都由中国来填补,体现了中国成功防控疫情之后的供给优势和强大的制造业调整能力。此外,适时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效地托底和加快了经济复苏节奏。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项经济指标增速由负转正,经济向好形势进一步明确。12月15日,国家统计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124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1-10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1-11月份,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5%,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从以上数据看,拉动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指标向好,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净出口都是促进经济恢复的重要因素,预示着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常态运行,相信全年保持一个较好的增长水平是值得期待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

面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增长,该如何抓住机遇?刘向东建议,要抓住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机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培育发展新动能,同时抓住新一轮国际格局变化和技术革命及产业变革的重要机会,把创新摆在现代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稳步优化和提升供给质量,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面来。

在陶金看来,未来短期内,中国经济仍然存在内生性的修复趋势,尤其是在消费、外贸领域仍然有很大的继续增长空间。在防范风险和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情况下,未来可继续通过针对性和结构化的政策继续对复苏薄弱部门予以支持。长期中,以反垄断、保民生、城市化、建立统一要素市场等发展战略为抓手,从供需两端打造“双循环”主体,方可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四季度中国经济前期的复苏结构性分化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需求端复苏比较顺利地接棒了生产端复苏,因此复苏进程具有较好的持续性,远未到拐点,预计明年一季度仍然会在出口高增、消费持续复苏、基建回暖以及工业、企业盈利改善的情况下保持环比意义上的继续增长。”陶金进一步表示。

“因低基数的缘故,加上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恢复加速向好,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在7%以上,将会为‘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迈好步。”刘向东预测。

标签: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