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 正文

40余城市落地“惠民保” 投保须分辨保障情况

49元、59元、69元保1年……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险(惠民保)陆续在全国40余城市上线,成为继“百万医疗险”之后的又一网红保险。记者留意到,不同险企所推出的产品有所区别,但是却都蹭了“普惠”热点,不少网友更是提出“这和医保有何关系?值得买吗?”等疑问。

作为一种针对医保参保人群的商业医疗补充保险,虽然打着“惠民”字样,但并非每个地方“惠民保”都与地方医疗保障部门有关。11月10日,记者向广州市医疗保障局求证获悉,刚上线的2021年度“广州惠民保”并非该部门指导出台的产品。

现象:40余城市落地“惠民保”

“惠民保”蹭了“普惠”热点,成为继“百万医疗险”之后的又一种网红保险。通过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广州、烟台、惠州、宁夏等40余城市陆续推出“惠民保”,承保方包括平安健康、泰康在线、360保险等多家险企。

记者观察发现,险企在该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并在覆盖人群、特药、住院医疗报销保障等方面竞争全面升级。其中,11月10日上线的2021年度的“广州惠民保”就做出多项调整,保额由去年的住院医疗费用和特定高额药品费用共享100万元,调整为各100万元,最高报销金额提至200万元;特药由15种增加为18种,覆盖肺癌、肝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常见高发恶性肿瘤。而近日推出的“北京城惠保”甚至还打出了“每年最低保费只要19元撬动最高200万元保障”。

业内:投保须分辨保障情况

到底“惠民保”与“医保有何关系”呢?其实,并非所有“惠民保”都与地方医保部门有关。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龙云明确回复:“‘惠民保’并非广州市医疗保障局指导推出的产品。”

“惠民保”之所以备受关注的原因是“一城一策”定制、投保要求宽松、低保费、高保额等特点明显,投保的本质多为医保以外的二次补充保障。平安健康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林宏宇透露:“截至10月31日,‘广州惠民保’累计总结案案件4100件,单笔最高理赔金8.9万元,最高理赔次数10次,累计服务用户10162人次,做到普惠于民。”

“实际上此类产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利润率极低。”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业内人士透露,险企竞争升级的背后逻辑是为了二次转化从而获客。

至于是否值得购买,国内最早的互联网保险践行者尚萌萌称:“我觉得不用太纠结,不管是政府部门主导还是非政府部门主导,受条件限制而买不了百万医疗险的消费者可考虑,而且一分钱一分货,投保时分辨清楚保障情况即可。”

标签: 惠民保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