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 正文

河北去年吸纳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4亿元

“2018-2019年,河北省在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等方面表现突出,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在12月17日召开的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宇骏表示。

2018年3月,《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在“上下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省市县三级联动抓落实工作机制的强力统筹下,河北高效凝聚全省科技系统合力,全力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河北省科技厅表示,“三年行动计划”把科技创新带上快车道。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河北省累计吸纳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持续增加,2019年达到214亿元,较2017年(152亿元)增长了41%。

从中车唐车领跑“中国速度”到中国电科54所深空测控网护航航天之旅,从以岭药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到长城汽车引领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先进水平,河北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近日,随着固安信通首发上市申请获上市委审议通过,河北科技创新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之路迈出关键性一步。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为推动“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推动与京津科技创新全链条合作,河北还加快与京津在科技园区、创新基地、转化基金、创新联盟、技术市场等方面“五个共建”。目前,该省与京津共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超过120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95家,已累计吸引30家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至河北。总规模达10亿元的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已全部到位,已投资京津冀地区项目16个(投资金额5.83亿元)。

中关村发展集团高级专家、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能源经济中心主任董晓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极,科技发展能力是短板,根据2019年全国各省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排行榜来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北京以2233.6亿元排名第三;同时北京、天津均进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7个省(市)之列,而河北省居于全国第14位。”

为了补足科技发展短板,河北推出三年行动计划,持续不断投入科技研发费用,尽管与北京、天津存在一定差别,但河北的研发强度不断增强,河北科技厅表示,近年来,河北省研发投入强度由1.33%增长到1.61%,全国排位从第18位提升到第16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全国第24位提升到第20位。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12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总数达1211家,是2017年底的2.64倍。目前科技领军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已认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34家企业作为第一批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预计今年达到9000家,是2017年的2.84倍,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均增长1万家。

此外,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建设初见成效,新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基本完善。河北省研究出台《科技冬奥智慧崇礼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省级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两年共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组织实施科技项目66项。同时,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超过30%,预计今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将超过800亿元,较2017年底实现翻倍增长。

中国银行(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丁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科创领域的发展上,有效借助了北京的资源优势,结合了自身的地域优势,未来在这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标签: 河北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