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天天观天下!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十四五”全国城市基建规划出炉

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29日消息,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资料图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市建设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运行效率和防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基础设施运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明显提升,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

业内专家表示,城市基础设施兼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发力城市基建大有可为。预计未来数年,随着城市化推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将继续保持较大投资规模。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补短板

在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加大力度改造城市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住宅小区,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实施居住区水电气热信路等设施更新改造。实施居住区、历史文化街区等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雨污水管网混错接改造。对破损严重、材质落后的供水管道和不符合技术、卫生和安全防范要求的加压调蓄供水设施、消防设施、应急设施等进行更新改造。对管线混杂、供电能力不足的电力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达到使用年限、存在跑冒滴漏等安全隐患的燃气、供热管网实施维修改造。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住宅和公共建筑出入口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公共活动场地、道路等户外环境建设达到无障碍设计要求。具备条件的居住区,实施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

完善居住区环卫设施。完善居住区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在小区出入口附近或开敞地带等合理设置垃圾箱房、垃圾桶站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方便机械化收运和作业。

优化“十五分钟生活圈”公共空间。建设全龄友好的完整社区,统筹配置社区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结合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改造建设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完善公共游憩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转换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联贯各类配套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与住宅的社区慢行系统,因地制宜选择道路铺装,完善夜间照明。结合全民健身,合理设置社区绿道。

·中证金牛座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等多份政策文件聚焦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印发,再次释放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信号。

在资金保障方面,《规划》提出,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和“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支持。此外,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各类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

《规划》还提出,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

一方面,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加快推进城市交通、水、能源、环卫、园林绿化等系统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 调度体系构建。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逐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监测感知网络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对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支撑城市运行 “一网统管”。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推进城市通信网、车联网、位置网、能源网等新型网络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构建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系统。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设施规模化部署,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设施。推进骨干网互联节点设施扩容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各类通信基础设施,促进其他类型基础设施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融合部署。推进面向城市应用、全面覆盖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共享。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业内普遍认为,智慧城市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需求呈显著增长态势,因此未来智慧城市领域将迎来巨大投资机遇。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此前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智慧城市深化发展的阶段。新型智慧城市已经从过去体现行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的概念,转变为重横向融合、跨部门、跨地域的能力提升。

编辑:郑雅烁

推荐阅读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