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微创医疗虽未盈利仍被机构看好 低价策略或后来居上

2月4日,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医疗”)旗下子公司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通医疗”)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这也是微创医疗旗下继心脉医疗在科创板上市后第二家上市的公司。

心通医疗首日开盘涨超72%,报21港元/股。截至收盘,心通医疗市值445亿港元。

心通医疗执行董事兼总裁陈国明表示:“此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为我们一代产品的市场拓展和产能提升以及其他产品管线的持续研发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未来,心通医疗将进一步加速研发进程、深化市场渗透、着力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虽未盈利仍被机构看好

根据心通医疗上市前招股书的内容,公司在2018年度、2019年度与2020年前7个月,分别亏损6026.3万元、1.45亿元、1.93亿元,合计亏损约4亿元。由于心通医疗自主研发的第一代经导管主动脉瓣膜产品(以下简称“VitaFlow”)于2019年7月获批,同年8月进行商业化,因此2019年才开始产生营收。

心通医疗虽未盈利,但并不妨碍资本对心通医疗的看好。心通医疗股东除持股50.06%的控股股东微创医疗外,还有清池资本、高瓴资本、GIC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

以高瓴资本为代表的机构看好心通医疗,和其所处赛道不无关系。

近年来,随着人工心脏瓣膜技术的发展,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从传统外科手术、微创伤外科手术,最终进入经导管介入治疗时代,给那些无法进行外科开胸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最后“一线生机”。相比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以下简称“TAVI”)是一种微创伤手术,风险小、创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广州众成医疗器械产业高级研究员郑珂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按照1%的适用率,估计国内TAVR适用人群有382万人,市场空间高达240亿元,整个经导管心脏瓣膜市场空间达400亿元以上。

成立于2015年的心通医疗,正是国内TAVI赛道为数不多,可与外企产品一较高下的企业。目前,中国TAVR市场共有4款产品完成商业化,外企有爱德华生命的Sapien3、国内企业苏州杰成的J-Valve,启明医疗的VenusA-Valve于2017年先后完成商业化、心通医疗的VitaFlow在2019年顺利上市。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心通医疗目前现售产品所处的TAVR赛道,在国内处在刚起步阶段,竞争格局较好,在渠道方面可以依靠母公司的资源,也拥有先发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身处TAVR赛道的启明医疗和心通医疗都被高瓴押注。启明医疗2019年12月于香港上市,首日市值达157亿港元,上市一年多也仍未盈利,但市值已经翻倍。截至2021年2月4日收盘,启明医疗市值为371亿港元。心通医疗上市首日市值达到445亿港元,已经超过同一赛道的启明医疗。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专家会员王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心通医疗很可能会成为国内TAVR赛道的佼佼者。“医疗企业的‘基因’很重要,微创医疗是国内高值耗材领域的龙头,心通医疗背靠微创医疗,对方在医院资源、研发资源上都能提供很大帮助。”

低价策略或后来居上

一直以来,TAVR赛道是各大资本关注的“黄金赛道”不假,但其行业渗透率低也是明显的事实。

北京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医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TAVR手术因为操作难度和昂贵的价格,在国内普及度非常低。“许多医院都做不了这种手术,我们医院就没有。”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中国TAVR市场的未来增长将受合资格进行TAVR手术的医院群体的扩大以及医院渗透率提高所推动。符合资格实施TAVR手术的医院数量预期将于2025年增至1149家。

心通医疗现阶段也在和竞争对手争夺有限的医院数量,而低价成为其产品推广的优势之一。

公开资料介绍,爱德华Sapien3在国外的价格约为2万至3万美元,启明医疗VenusA-Valve在2019年的公开价格是15.3万元,记者未从公开渠道了解到苏州杰成J-Valve的定价,但从销量上对比,J-Valve2017年至2019年的销量将近2000套,低于同期定价15万元以上的VenusA-Valve卖出的2500套。

招股书介绍,心通医疗的VitaFlow,每套定价约为8万元,VitaFlow价格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要低30%。

低价策略让心通医疗在提升市场占比方面,无论面对海外竞争对手,还是国内企业都具显著优势。

弗若斯特沙利文曾预测,预计2020年中国73.5%的TAVR在前20大TAVR医院进行。根据心通医疗公开的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使用VitaFlow进行手术的中国医院已达120多家,包括前20大TAVI医院中的18家。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TAVR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外科手术,相关产品的技术门槛很高,因此价格战的应用效果更明显,在强有力股东的资源支持下,取得更多市场份额并不困难。

郑珂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解决渗透率得从根本上解决产品价格,从原材料与工艺成本入手,保证质量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出厂价。“但是当前研发投入是很大的,国内产品仍在不断升级换代中,这也使得厂家很难在保证营收的情况下降低产品价格。”

低价策略确实也影响到公司的毛利。心通医疗公司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前7个月,公司销售VitaFlow的毛利率分别为29.3%、43.3%。但启明医疗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前5个月,毛利率分别为83.1%、85.8%及82.6%。

不过,现阶段来看,低价策略依然令心通医疗具备后来居上的可能。“微创心通当前是执行研发投入与产品价格的平衡点,尽可能开拓国内市场,如果哪天原材料、制造工艺成本上实现突破,那么整个市场渗透率会提升,并带动企业实现高额利润。”郑珂说道。

标签: 微创医疗 低价策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