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预计‘十四五’期间,政府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第一季度各项成绩单公布之后,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称,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要发挥好枢纽功能,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高端产能比重。

科创板更突出“硬科技”属性

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核心能力依然薄弱,供应链高端产能不足。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证监会日前修订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这是科创板一项重要制度调整,修改后将形成“4+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目的是培育出更多具有“硬科技”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十四五”规划中也有“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要求。

康勇表示,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在原有的3条硬性业务指标的基础上,新添加“研发人员占比”这一常规指标,首先从维度上丰富了对科创板所支持和鼓励的“硬科技”企业的判断标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从研发投入、发明专利、营收增长、研发人员4个方面来综合评价企业的科创属性,当中更加强调了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同时,这也与“十四五”规划着重强调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相呼应。“十四五”规划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反映出对制造业的重视。证监会此次修订后的科创板上市企业“4+5”评价指标体系,也将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考虑在内。

“预计修订后的指标评价体系,将给真正致力于‘硬科技’发展的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融资渠道,推动金融市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源支持,稳定制造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康勇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能够有助于提升我国劳动生产率;提供更加稳定的工作岗位和薪酬,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能够稳定外贸,增强国际竞争力。

截至4月28日,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100家)、生物技术(58家)、高端装备制造(42家)、新材料(35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于支持类科创板行业领域,监管层提出要积极支持新一代信息系统、高端装备等6大行业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这也是我们所认为的‘十四五’期间政府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康勇表示,“十四五”规划提出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科技、北斗产业等,要深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促进新兴产业之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融合创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重复建设,进而形成各具特色且优势互补的新增长引擎,发展产业新业态、新动能。预计“十四五”期间,科创板将继续强化科创属性,对支柱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壮大我国实体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康勇认为,融资渠道的拓宽将充分激发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对供应链上的重要产品与关键领域的技术短板进行攻关。这将有利于我国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形成更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资本市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无接触业态进一步凸显了它的重要性,数字经济规模在2020年保持了9.7%的高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约6.7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7.8%升至2025年的10%。

“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以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数字经济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主要来源。”康勇表示,科创板的设立为数字经济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已有98家涉及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与数字经济直接相关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占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的36.4%,共计募集资金1643.86亿元,位列各行业之首。

康勇认为,下一步,为支持数字经济企业融资,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发力:

首先,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为数字经济企业搭建适应性平台。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的核心在于层次要鲜明、定位要明确。坚持科创板的“硬科技”特色,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融资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创业板改革,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退市等基础性制度,加强制度包容性,更好地为服务型、成长型、创新型企业服务;强化新三板定位,提高流动性和融资能力,切实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带来融资便利;稳健推进注册制改革,以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支持数字产业化落地,以及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其次,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更好的支持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产业,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信息软件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具有极强的创新属性,知识密集度高、技术迭代快,因此对资金投入需求较高,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来源。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特点、风险共担的机制天然地有助于分散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激励有潜力的企业进入,引导资源流向优质企业,并最终实现收益共享。完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扩大对企业的包容度和覆盖度,增强投融资机制的灵活性、便捷性、多元性,加强信息披露与风险监管,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数字经济领域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第三,重视数据、技术要素,完善资本市场定价机制。不同于传统行业,数字经济企业轻资产、扩张快,相应风险较大,且以民营企业为主,不少为初创、小微企业,在获得融资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究其根本,则在于数字经济企业的核心资源要素为数据和技术,而市场上对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衡量机制较为欠缺,定价模式仍以实物资产要素为主。提升对多元化生产要素的包容性,加大对数据及人力资本的重视,完善价格发现机制及要素市场化机制,对于培育以科技、数据、人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意义重大。

第四,推进资本市场数字化发展,服务数字经济新需求。在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渗透的大背景下,推动资本市场数字化改革能够使其更好地与数字经济相适应并为数字经济服务。目前,我国已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于资本市场风险监测、上市公司监管等。运用数字技术优化交易流程、降低参与门槛和成本,能够吸引市场主体流入,增强资本市场活力。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上市企业和投资者管理,优化信息披露渠道范围,能够加速信息传播,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有效性并帮助优化投资决策。使用数字化手段分析历史数据和信息,开展实时、全覆盖的市场监测,能够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监管效能,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

康勇最后强调,信息技术经历了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迭代发展的几个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企业的发展也将进入智能化转型阶段。通过鼓励企业智能化转型,如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扩大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等方式,提升我国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的整体水平。记者 闫立良

标签: 十四五 产业基础再造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