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视 > 正文

1+N+X,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流转起来

本报讯 (记者 张宣) 11月30日,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共同体在南京成立,共同体按照“1+N+X”模式建设,以企业创新创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以省统筹平台及区域站点为“核心层”,搭建资源和需求对接的平台;高校院所等科技资源拥有单位为“基础层”,提供科学仪器、科学数据、科技成果等资源;金融、知识产权等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专业层”,根据不同门类提供特色化、专业化服务产品。

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兴莲介绍,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共同体旨在进一步推动我省创新要素融合共享,发挥人才、设施等科技创新资源服务效能,引导专业服务机构围绕企业和产业创新需求凝聚合力、协同增效,助力企业研发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现今我省部分科技资源还存在封闭分散低效、创新主体需求和资源匹配路线不畅通等情况。”孙兴莲说,以高校为例,近80%的大型科学仪器分散在学院、课题组甚至个人手里,校级层面集约化管理平台还不到位,科研数据更是由个人保管。在今年全省科技资源调查公示信息现场核查中发现,某学校一台300多万元的设备,由于研究项目已结束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另有一些设备,由于实验室专业人员配备不足、设备维护费用高等原因,利用率很低。

活动现场,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南京普恩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成员单位就校地资源融合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生物样本资源共享服务生命健康、专利数据资源助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分别介绍了资源共享支撑创新的具体实践和服务思路。记者注意到,共同体主要由高校院所、金融创投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和科技企业代表等组成,这样的结构有何用意?

“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共同体的成立,是提高资源统筹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资源的高效对流和全域融合,构建完善的创新要素共享服务生态。”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景茂评价,一方面,共同体打通科技资源在不同系统、领域、区域间流动,加快推进创新要素在各个层面的“区块链接”,将资源“活水”引入创新一线。另一方面,共同体可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专业机构和战略投资者积极参与,突出金融、技术、数据等多重力量的加持,加强服务模式与协作机制创新,合力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资源共享服务品牌。

据了解,共同体还将推动建设江苏省科学数据中心,开发科技资源数据服务工具产品。最新数据统计,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台上已经集聚了科技人才、科技载体、科技服务、科技成果、科技基础等5大类的科技资源超4.5亿条,其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超1万台套,农业种质资源达6.97万份。

标签: 高效 要素 资源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