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视 > 正文

一系列标志性开放举措落地 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结硕果

自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切实履行了证券业对外开放的有关承诺,同时,在承诺范围外,我国主动实施了合格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沪港通和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证券基金期货行业扩大开放等一系列开放政策。

2018年,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明确了“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原则。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加快金融开放的重大举措,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其中,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在市场开放、行业开放、产品开放等方面均出现数个“高光时刻”。

资本市场扩大双向开放,目的是提高我国资本市场配置全球资本要素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一定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市场。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逐步深化

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B股市场。当时,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为了拓宽境内公司融资渠道,同时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股票市场,B股市场应运而生。

从2002年开始,我国逐步建立完善合格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我国境内分别于2002年和2011年建立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资本市场。同时,为便利境内资金投资境外资本市场,我国分别在2006年和2014年推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制度,允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金融市场。近年来,QFII、RQFIl制度改革提速。

当前,QFII、RQFIl成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为我国金融市场稳步开放和深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增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供给,壮大了机构投资者队伍,促进改善了公司治理,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

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投资A股市场。作为世界首创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模式,沪港通在今年11月17日迎来开通7周年。

2014年11月17日,连接上海和香港股票市场的沪港通机制启动;2016年12月5日,连接深圳和香港股票市场的深港通机制启动。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让内地和香港投资者首次在不改变本地市场交易习惯的原则下,方便快捷地直接参与对方市场。

经过多年平稳运行,沪港通和深港通成交持续活跃,已经成为中外投资者跨境资产配置的主要渠道。香港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10日,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7年累计成交额达64万亿元人民币,累计1.5万亿元人民币净流入内地股票市场。南向港股通7年累计成交额达23.1万亿港元,累计2.1万亿港元内地资金净流入港股。

除了“南北联通”外,A股市场也实现了“东西握手”。2019年6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即沪伦通正式上线,华泰证券发行的沪伦通下首只全球存托凭证产品在英国伦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沪伦通的推出进一步扩大了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和股票市场双向开放。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互通机制是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互联互通逐步深化,广度、深度不断扩展,大幅提升了跨境资本流动效率,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投资渠道。

A股纳入国际指数水到渠成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和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的持续完善,为A股纳入国际指数创造了条件。

2017年6月21日,明晟公司(MSCI)宣布,从2018年6月起将我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事实上,早在2013年6月,MSCI宣布就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启动投资者咨询。但由于条件不完备,在2015年6月和2016年6月,A股均没能实现迈入MSCI国际指数的第一步。监管部门本着推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和国际化的目标,努力推进各项改革,包括推进和完善沪深港通机制、加强上市公司停复牌监管、改革QFII制度解决额度分配和资本流动限制等,为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积极变化。

除了MSCI,另外两大国际指数编制公司也向A股伸出“橄榄枝”。2019年6月21日,A股纳入富时罗素全球指数。富时罗素是继MSCI之后,第二家将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的全球主要股票指数公司。当年9月20日,标普道琼斯正式将A股以25%因子首次纳入其全球宽基指数(BMI),标志着境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末,国际指数纳入的公司数量已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向记者表示,A股被纳入全球主要指数,且纳入因子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努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顺应全球投资者在看好中国经济大背景下加大人民币资产布局的需求。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速,一系列政策令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持续上升。

有序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在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30年间,我国坚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经验,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来看,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跨境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宽,证券行业准入不断扩大,跨境监管和执法合作日益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外资高度关注和认可不断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保持稳步流入A股市场的总态势。2021年1月至10月,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沪深股通等渠道累计净流入约2409.76亿元。截至2021年10月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万亿元,占比约4.97%。

展望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将形成制度型开放的新格局。2020年以来,“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多次被证监会强调。章俊认为,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既是对前期对外开放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新发展格局下的开放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对于下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重点工作,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表示,将以注册制改革为抓手,持续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提升市场深度和流动性。继续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等跨境投资渠道,丰富跨境投资的产品供给和配套制度,便利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和风险监测防范机制。提升制度规则完备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巩固和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投资环境。

标签: 硕果 标志性 对外开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