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切实履行巡林责任 全面提升林长巡林履职成效
2021-12-03 10:52:17
数据显示,城镇日常人均生活支出是乡村的2-3倍,城镇商品住宅平均售价是乡村每平方米建房成本的7-8倍。而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农民工的月均收入却一直稳定在城镇户籍职工50%-60%的水平。这意味着,即使允许全家进城落户,绝大多数农民工也难以承担全家在城镇生活的支出成本。
因此,农民工通常选择青年时在城镇工作,到了中老年阶段回乡就业。渐渐地,在农民工群体中也就普遍形成了这样的心理认知:既然后半辈子在现工作的城镇找不到工作,既然无论在哪里落户,总有半辈子工作地点与家庭生活地点相分离,不如直接放弃城镇化,或者就近选择在老家所在的县城购房落户。
正在试点的乡村宅基地交易,以及包括进城(至少县城)买房支出相匹配的高额彩礼,意味着乡村年轻一代的生活支出快速上涨。2014年以来,全国50岁及以下农民工总数不增反减,新增加的数千万农民工都是50岁以上的,其中还包括数百万60岁以上的。这意味着全国农民工总体上已从供过于求转变为供求平衡或供略小于求,因而市场上存在着农民工增收的空间。
农民工要增收,会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损害用工城市各相关方的利益,从而引起这些相关方的反对。如何在农民工增收的同时,兼顾各相关方的诉求,这才是农民工增收的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