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视 > 正文

一次重磅会议,四大关键信号......来了

12月10日晚间,zhong yang经济工作会议新闻通稿全文发布。

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就是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预判和定调,将会影响未来一年经济领域的各项政策的出台。

当然,也包括所有人都高度关注的房地产行业。

作为一个楼市为主的号,今天我们就重点解读解读会议关于房地产行业明年的定调,以及明年楼市走向的一个预判。

我们先看看新闻通稿原文,它是怎么说的: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关于上述表述,这两天的解读文章很多,各种神乎其神,玄乎其玄的都有,个别人甚至解读为新一轮的放水又要来了。

只能说啊,一个人的屁股决定了他的脑袋和嘴巴,自己坐在什么阶层的椅子上,自然就明里暗里夹带私货去说了。

正所谓大道至简,其实,这次会议,用16个字,基本就能全部概括。那就是――房住不炒,租购并举,合理需求,因城施策。

1 房住不炒

我们知道,在前几天召开的另一个重要会议(zhong yang zheng zhi ju会议)通告中,“防住不炒”四个字在新闻通稿里不见了,消失了,没有提。

当时,有人就说,哎,你看,现在都不提房住不炒了,这就意味着调控即将放松了。

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解读为新一轮放水要来,楼市刺激政策将出,夜壶又要拿出来用,继续走以前的老路了。

只能说,这些人啊,不是蠢就是坏,故意带节奏,和政策对着干,生怕天下不乱。

我们说,新闻通稿里面没有提“房住不炒”,但不代表就允许你去炒,是吧?

高层的本意,原本以为经过四五年的调控,大家已经有这个觉悟,不会再去炒房了,没想到有些人不听话,还在抱着炒房致富的幻想,这就属于典型的 “三天不挨打,屋顶去揭瓦”。

所以,这一次高层会议上来第一句话就是,重申房住不炒,非常明确,非常坚定,给那些瞎解读,带节奏,依然抱着炒房幻想的人啪啪甩了两级耳光。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大家都听好了,我们再说一遍,给你们画一条红线,不要去炒房,不要去投机,不要带节奏,这是底线,是红线,是高压线,谁也别去碰,碰了就要挨打。

所以,各个城市接下来出台的所有具体政策,都不允许跳出“房住不炒”这个大框框。谁要敢跳出房住不炒这个框框,去摸高压线,谁就要挨板子,甚至是掉帽子。

还不相信的,可以看看去年下半年,深圳发生了什么事情。目前的深圳,可以说是老实多了。

至少深圳没有再带头公开搞事情了,什么今天暗地里放个松,明天明面上刺个激,擦边球到处打,炮仗满天飞,搞得全国都紧张。

2 租购并举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目前我国的住房供应体系是以商品房为主导的,也就是所有人都需要去市场上购买商品房。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这一条路可选。

而这次会议提出,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也就是说,今后大家解决住房问题,除了购买商品房之外,还可以通过租房来解决,也就是从过去的一条腿走路,变成今后的两条腿走路。

什么叫长租房呢?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就是可以长期租赁的房子,那么谁来提供可以长期租赁的房子呢?很显然,个人是不可能的,能够提供长期租赁住房的,只有政府。

所以,一边是市场提供的商品房,一边是政府提供的长租房,这种模式就是很多人熟悉的新加坡模式。

因此,未来我国的住房制度建设的大方向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高端住宅,交给市场主导,低端住房由政府提供,走新加坡模式。

但是我们在新加坡模式上又有升级,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因为我们还要解决高端和低端之间的中间层的住房问题。

那么中间层怎么办?现在的政策也是比较明朗的,中间层就是通过各种政策性的保障性住房来解决。

比如我们看到的北京、杭州、青岛等城市推出了共有产权房、安居房、人才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就是政府建好房子,便宜卖给个人,政府和个人按照五五开、四六开或者三七开的比例拥有产权。

所以,未来我国的住房体系就是属于新加坡模式的升级版,具体来说就是高端交给市场,低端政府兜底,中端个人和政府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所有人都有房住的目标。

具体到个人就是,一开始你到城市,可能一穷二白,手里没有钱去买商品房,那么没关系,政府给你提供便宜的,稳定的,长期的租赁住房给你住,让你可以安心工作和生活,不用担心大半夜,被个人房东在寒冬腊月三九天,老婆孩子一块赶出去。

等你长本事了,能赚钱了,有能力买房了,ok,你就可以申请去购买共有产权房,安居房,人才房等保障性住房。

而当你能够赚大钱了,有了很多存款了,然后自己又想住更大更好的房子,ok,那么你就可以到市场上去购买商品房了,什么大平层,大别墅,都可以。

最终,通过三级阶梯模式,解决并满足城市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

3 合理需求

展开解释之前,我们先看看原话是怎么说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那么,什么是合理住房需求呢?主要是指两方面的需求。

一是刚需首套购房需求,这个好理解。毕竟,到了一座城市,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解决住的问题,不能睡大街,也不能一直租房住。因此,首套购房,肯定是合理需求,这个必须要支持。

第二个合理需求就是二套改善购房。大城市的房价很贵,很多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最开始可能买的房子比较小,后来结婚了,生小孩了,父母老人过来带孩子一起,小房子不够住,那么就需要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或者经济条件变好了,想买一个高档一些的房子,改善居住环境,这种需求,也属于合理需求。

因此,所谓合理住房需求,主要指的就是首套刚需和二套改善购房,会得到政策的支持,不会像之前那样一刀切,卡的紧,在贷款审批,银行利率上都会给以倾斜。

那么反过来,刚需购房者和改善购房者该怎么办呢?很显然,这个时候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明年就不要再等了,可以出手买房了。

因为明年楼市大概率会回暖,有价值的城市的房价,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甚至还有可能小幅上涨,而政策也在给你支持,支持合理购房,那么就应该出手了,这就叫顺势而为,不要和大势作对。

至于三套及三套以上的购房,显然是属于投资甚至投机性购房需求,这种依然会是重点限制甚至打击的对象,就不要幻想政策会放松了。

4 因城施策

房住不炒、租购并举、合理需求,这三点都比较好界定,就因城施策这一点,不太好界定,也是在具体操作中弹性空间最大,最容易搞小动作,最容易阳奉阴违,最容易出幺蛾子的一个。

什么叫因城施策呢?我们先看原话是怎么说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所谓因城施策,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言下之意就是楼市过冷的城市,可以适当放松,不能调控的太猛,防止崩了,避免硬着陆。而对于楼市一直热度不减,投资、投机乃至炒房氛围严重的城市,紧箍咒还得继续念,不能放松,要防止房价再次暴涨,这就叫因城施策。

那么,哪些城市可能会放松呢?主要是指过去几年跌幅比较大,市场比较冷的城市,比如天津、青岛、郑州这些二线城市,以及廊坊、燕郊、大厂这些环京城市和一些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过去几年房价跌得比较凶,政策上可以适当托底,防止硬着陆造成金融风险。

那么,哪些城市不能放松呢?主要是指深圳、上海、东莞、杭州、合肥这些热点城市,不能放松,调控还需要继续,因为这些城市历来投机和炒作氛围都很浓,必须得管控住,管好这种历来不太听话,经常带头搞事情的城市。

因城施策的政策具体怎么出,关键是看各个城市怎么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有的城市打着因城施策的幌子,不该放松的放松,变相搞刺激楼市的做法。

比如东莞这座城市,去年房价涨幅全国第一,炒作氛围非常浓厚,甚至比深圳还严重,今年下半年才刚刚消停了一点。

但是呢,上周东莞就爆出放松调控的消息,说是12月在东莞购房,无论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均无需提供社保证明,也就是“无门槛购房”,这个政策显然与调控大方向是背道而驰,是不应该被允许的。

这事官方没有发文件,但是中介爆出来了,舆论闹得很凶,后来媒体求证,有关方面说没有的事。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有没有的事,自己心里最清楚。

还有西安,大家都知道,西安房价从2016年开始,连续上涨了五年多,翻了接近三倍,也是到今年下半年才消停一些。

但是不久前,西安又出台了一个政策,就是限价房从拿房本后限售5年,改为网签后限售5年。

买过房的人都知道,新房从网签到下房本,中间一般需要两到三年,西安这个骚操作,就相当于缩短了限售时间两到三年,这就是明显的放松调控的一种。

过去几年,西安和东莞的楼市,基本算是夜夜笙歌,爽歪歪了,这才清心寡欲了几天,就耐不住寂寞了。

不得不说,这类型的城市,应该是明年需要重点盯住的地方,要防止他们打着因城施策的幌子,变相放松调控,搞小动作,打擦边球,破坏全国调控一盘棋

毕竟,不能总是欺负老实孩子,却让不厚道的人夜夜笙歌,吃的脑满肥肠吧?

标签: 来了 重磅 信号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