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视 > 正文

奏好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乐章

“冰丝带”、智慧餐厅……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越来越多奥运元素展现在人们面前。赛事筹办凝聚着众人的努力,从金融角度看,无论是“冰丝带”建设、国家体育馆改建、相关会议中心打造,还是为冬奥会提供金融服务等,其背后都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

金融“活水”浇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那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如何体现?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降低,是两个重要指标。

上周召开的关于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让人印象深刻。其一,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利率为4.61%,比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低水平。其二,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2021年11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比2020年12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对比近两年数据可以发现,2021年小微企业融资延续了增量、扩面、降价的趋势: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比2020年同比增长30%。2021年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4400万户;而此数据在2020年为3228万户,比2019年增加524万户。贷款利率方面,2021年11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比2020年12月下降0.1个百分点;2020年12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为5.08%,比2019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企业贷款方面,2021年全年新增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从历史规律来看,12月往往是贷款“小月”,再加上2020年新增贷款较2019年同比多增2.8万亿元,在前期贷款基数较高的基础上,2021年贷款进一步同比多增,实属不易,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成效持续显现,进一步凸显了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也体现了政策靠前发力的作用。近年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效,确保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有力的支持。2021年,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并在下半年开始前瞻性发力。2021年,除在7月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外,12月,人民银行再次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引导金融机构跨周期做好2021年年底和2022年年初信贷安排;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1年期LPR下行0.05个百分点,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自2022年1月1日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持续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降价、扩面。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我们每个月都有一些动作,这些动作的目的也都很清楚,尤其是下半年,都是围绕着稳增长,同时兼顾优化结构。”

支持实体经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当前,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求变,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数字化能力,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据了解,无论是资源实力雄厚的大中型银行还是立足本地经营的中小银行,都将数字化建设作为布局重点。这方面已有一些实践案例,比如,有的银行构建智能高效的数据中心,推进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推动服务模式数智化升级;还有的银行通过发射卫星、布局卫星终端网络,构建起“星云物联网平台”,借助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赋能,有效化解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题。按照《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的发展目标之一,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更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和无障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智慧金融服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科技赋能金融资源更为精准地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接下来,金融机构不仅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精准发力,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找好项目,做有效的“加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022年,在数字化浪潮下,金融机构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将信贷资源更多配置到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金融动能。

标签: 乐章 实体 金融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