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视 > 正文

“三策合一”促经济平稳运行

本报记者王晶晶

4月23日16时-24日16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1例的消息让大家顿时紧张起来。疫情对经济生活造成巨大冲击,成为我国2022年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

一季度数据出炉后,相关专家就开始对潜在增速、产出缺口、潜在增速缺口、货币政策力度指数、财政政策力度指数和政策效率指数等宏观政策指数进行分析。经过一周的测算,专家预计,2022年我国潜在增速为5.4%。但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产出缺口、潜在增速缺口等问题需要稳增长的政策更加积极。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要客观辩证地看待当前的经济数据。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国内外突发因素对中国经济运行带来的新挑战,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韧性足,经济增速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接下来,须加强稳定政策、增长政策与结构政策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一季度经济增速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陈彦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疫情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面临一定阻碍,宏观政策带动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的作用有限。经过综合测算分析,2022年中国潜在增速预计为5.4%。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编审陈小亮告诉本报记者,从数据分析得出,2022年一季度的产出缺口为-0.6%,相比2021年全年的产出缺口(-0.2%)有所扩大。负向产出缺口扩大主要与3月份以来国际局势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剧等突发因素有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哲希告诉本报记者,基于今年一季度的最新数据测算,2022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缺口预计为-0.14%,低于2021年的-0.12%,也显著低于疫情发生之前(2017-2019年)的水平。

“究其原因,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有所加剧,尤其表现在供给结构与收入分配结构两个方面。”刘哲希说,就供给结构而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再加上国内多地疫情加剧,导致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堵点,从而加剧了供给结构失衡问题。就收入分配结构而言,疫情影响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增速持续低于平均值增速,表明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这些结构性问题使得潜在增速的实际水平相对于其合理水平出现偏离,最终导致负向的潜在增速缺口有所扩大。

“三策合一”促经济平稳增长

疫情多点扩散、消费需求恢复偏缓、中小微企业预期指标下滑、一季度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放缓,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部分领域表现突出,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刘哲希建议,下一步,宏观政策需要加强对结构政策的运用,着力优化供给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多方面经济结构,更好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从而尽快推动潜在增速向其合理水平靠拢。

“要想进一步提高宏观政策效率,需要优化经济结构并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尤其要加强稳定政策、增长政策与结构政策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三重压力’。”陈彦斌说。在他看来,稳定政策主要应对“需求收缩”、结构政策主要应对“供给冲击”、增长政策主要应对“预期转弱”。同时,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之间还可以更科学地协调配合,从而有效提高政策的调控效率,更好地应对“三重压力”,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陈彦斌认为,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短期内需要更为积极有效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组合来扩大总需求。接下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自身都需要增加一定的力度,要加强“协调联动”。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可以在拉动居民消费与推动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取得更好的政策效果。

陈小亮表示,可以进一步加快财政支出的执行进度,并且更加有效地落实减税降费举措,从而提高财政政策力度,更好地应对“三重压力”。

针对居民和中小微企业对经济增长预期和信心不足,陈彦斌建议,要通过增长政策提升长期经济增长动力,扭转近年来潜在增速持续下滑的势头。增长政策要以促进科技创新与推动市场化改革为核心抓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科技创新既要发挥政府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完善市场环境以增强企业的创新激励。与此同时,结构政策也要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给予中小微企业更多支持,能够更好地改善居民与企业预期。

标签: 平稳运行 三策合一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