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速读:支持种业振兴 金融机构大有可为

【】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种子技术是最核心、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农业技术,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想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稳产增收,良种供应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之一。


(相关资料图)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种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加强,目前依然存在着育种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商业化育种体系尚不健全,一些核心种源在品种产量、性能、品质等方面水平不高等问题。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大量投入,但种业投资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仅凭政府的财政支出和企业投入远远不够,尤其需要金融机构不断提供金融活水。

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种业产业链上育种、制种、销售各环节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确定贷款期限。对于种业及相关行业的中长期信贷资金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认真分析行业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同时,还要探索开展专利权、新品种权、生物资产、育种制种设备等抵质押贷款业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应不断扩大制种、育种等行业的服务范围,持续加大对种业龙头企业、规模化企业、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深入探索对现代种业育繁推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对种业上下游企业提供授信支持,扩展金融服务范围。

对于缺少抵押物,无法获得大额信贷资金支持,但有发展前景,关系到国家种业振兴的制种、育种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搭建银担合作平台,为这些企业增信,通过担保等方式为企业发放大额贷款,同时为企业申请各级财政贴息优惠政策。

种业基地是孕育种子的“摇篮”,是保证良种供应的核心。目前,我国约有216个国家级制种基地,可以满足70%以上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用种需求。“十四五”期间,还将持续提高种业基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制种基地供种保障能力达到80%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全力支持种业基地建设、改造、提升,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种业创新基地建设水平。

此外,保险业金融机构应稳步扩大种业保险覆盖面,增加种业保险品种,积极创新涉及种业生产、知识产权、产品质量、企业责任等领域的专属种业保险产品,对种业育繁推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提供全面保障。

本报编辑部

标签: 大有可为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