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 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扩大内需是新年经济工作主基调

春节过后,江苏苏州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供需两旺,各大商圈红红火火,人气十足。图为2月1日,人们在苏州市观前商业街逛街购物。

CNSPHOTO提供


(相关资料图)

扩大内需上升至新高度。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的首位。同时,扩大内需的两份政策性纲领文件接连出台,从战略规划和实施路线双重角度予以布局。梳理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2023年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将成为各地扩大内需的重头戏。

扩大内需是主基调

扩大内需将是2023年经济工作主基调。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第一条,并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和“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同时,去年12月以来,两份重磅文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接连出台,对扩大内需的重视程度升至新高度,也对未来一段时期实施的路线图予以细致布局规划。

2023年,如何扩大内需,有哪些重点任务?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我国将在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扩大有效投资、释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内需潜力、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健全流通体系方面扩大内需,并细化实化各项扩内需政策,畅通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具体而言,将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和条件,全面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培育线上线下(300959)融合等新型消费,着力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同时,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稳步推动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促进区域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产业(300832)新产品,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持续提升供给结构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加快构建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骨干运行网络,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加快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等。

“为了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必须在扩大内需上下更大力气。”专家表示,扩大内需的诸多措施,能够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更加稳健、高质量发展更加有保证,有助于经济持续好转和健康发展。

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消费需求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更好地扩大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进一步强调了消费复苏对于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的重要作用。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此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商务部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重点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向绿色、智能、健康、品牌、时尚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谈及今年的消费形势,盛秋平介绍,商务部把全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确定了“全年乐享全民盛惠”主题,会同相关部门、地方和行业协会安排近300场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

下一步,商务部将围绕三方面开展促消费工作。一是抓重点,稳住消费大盘。汽车、家电、家居、餐饮是消费的顶梁柱,商务部将着力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扩大二手车流通。二是抓创新,激发消费活力。促进直播电商、即时零售、个性化生产、柔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促进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发展夜间经济、首店首发经济,打造消费新场景。三是抓载体,优化消费环境。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稳妥有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统筹开展智慧商圈、商店的示范创建,形成一批知名商圈和一批消费新地标。

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2023年重点工作中,扩大内需尤其是促消费成为重中之重。比如,上海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河北强调,着力提振居民消费,制定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加大对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帮扶力度。四川明确,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包括大力促进消费复元活血,加快建设名扬天下、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持续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提速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释放新型城镇化投资潜力。山东将大力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首要位置,并将在今年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稳投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2023年,各地都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将推进重大项目投资摆在突出位置。

比如,浙江提出,从今年开始要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高潮,将持续实施“千项万亿”工程,即每年安排省级重大项目1000个左右,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

安徽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10%以上,并提出要建立全省招大引强“赛马”激励机制,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大力招引世界500强、全国制造业百强、行业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对市县新开工建设百亿级、80亿级、50亿级等重大产业类项目,分类给予激励。

在重大项目投资中,产业项目是“重头戏”。各地聚焦当地优势产业,纷纷招引、上马重大产业项目强链补链延链。

黑龙江提出,将实施省级重点项目1000个,完成年度投资3000亿元,还明确要加快大庆聚碳酸酯、深圳联合飞机大型无人机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广东则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补齐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推进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等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

江苏220项省级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有180个,比去年增加14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58个,比去年增加21个。这些项目中,147个是江苏50条重点产业链上的项目。江苏目标明确,就是要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抓手,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专家指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巨大内需潜力是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我国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空间大、后劲足。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持续挖掘释放内需潜能,将为经济稳中提质注入更多动能。

(文言)

标签: 经济工作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