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吉林省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 沙化土地继续保持逐渐缩小态势

近年来,吉林省采取人工造林、封原育草、林草湿连通、土地整理等综合措施,持续推进荒漠化治理,建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屏障。2016年以来,全省共完成荒漠化土地治理面积183.15万亩。

加强领导,高位推动荒漠化防治工作。全省建立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省政府与荒漠化地区各市、县(市、区)政府签订了责任状,把防沙治沙纳入各级领导的工作日程,制定了《市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确定每年4月为全省“造林绿化活动月”,组织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活动和荒漠化治理活动。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等方案和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荒漠化防治的目标和任务。

攻坚克难,用重点工程带动荒漠化防治。以三北工程为依托,以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为突破口,积极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大力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通过采取植树种草、封原育草、林灌草结合等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全省因地制宜确定区域建设重点,着力解决区域突出生态问题。启动了省级防沙治沙专项补助资金治沙造林工程,集中治理沙化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提高土地荒漠化防控能力。

携手防治,增强荒漠化治理合力。吉林省坚持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荒漠化防治工作机制。发展改革部门积极争取国家预算内资金,在编制全省“十三五”规划、西部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等规划时,将荒漠化防治列为重点内容;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荒漠化防治;林草部门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以林草植被为主体、采取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

探索创新,拓展荒漠化治理模式。针对吉林省荒漠化地区造林树种单一、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等问题,大力推广文冠果、沙棘、山杏等生态和经济兼用树种造林,引进了枸杞、扁杏、柽柳等灌木经济林树种。鼓励多渠道投资,制定优惠措施,引导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造林绿化。

监测显示,吉林沙化土地继续保持逐渐缩小的态势,实现了整体稳定、逐步逆转,荒漠化地区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

标签: 吉林沙化土地 荒漠化治理 绿色屏障 沙进人退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