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收官!去年新增信贷超21万亿 今年融资需求能否持续回暖
央行1月10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6689亿元。
(资料图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2022年信贷增长可谓是“平稳收官”,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他预计,2023年信用扩张有望继续加力提效,疫后经济复苏和景气回升将拉动信贷与社融进一步回暖。
去年12月新增贷款中对公中长期贷款为重要支撑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2665亿元。这超出了此前1.1万亿左右的市场预期。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大幅增加8717亿元;占当月新增信贷的86.5%,远高于1-11月平均占比50.8%
温彬表示,去年12月新增信贷表现积极,对公中长期贷款仍为重要支撑。去年12月以来,虽然全国各地相继进入疫情感染的高峰阶段,生产和消费依然受到较大扰动,但在政策发力拉动以及与2023年信贷“开门红”接续下,12月信贷增量表现较好。
温彬指出,在5000亿元全面降准落地、制造业贷款增速达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和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等加快落地下,对公中长期贷款仍有支撑。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亦认为,企业中长期信贷仍然是支撑信贷增长的主力,主要为基建重点项目配套融资、制造业企业贷款、房企开发贷等的增长拉动,政策推动融资需求扩张的效果显著,年末主要银行对部分房企进行大规模授信,对信贷增长的贡献较大,未来随着放款加快,房企流动性压力将持续改善。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亦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实施,市场主体信心加快恢复,有效融资需求有所增长。
此外,央行数据还显示,去年全年票据融资增加2.96万亿元。由此计算,去年12月份票据融资增加1146亿元,同比大幅减少2941亿元。王运金表示,企业短期信贷同比少减、票据融资同比少增,说明企业短期融资需求小幅改善。
居民信贷同比少增
根据央行数据计算,2022年全年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同比少增4.0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同比分别少增7600亿元、3.33万亿元。其中,2022年12月居民贷款新增1753亿元,同比减少19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113亿元、1865亿元。
温彬表示,去年12月受疫情“达峰过峰”影响,PMI各项指标继续走低,短期居民贷款需求仍不足;居民中长期贷款整体仍偏弱,同比减少1693亿元,但在各项房地产支持政策逐步显效下,降幅有所收窄。不过,最新公布的2022年12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升至48.0,高于2022年11月1.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服务业景气度在收缩区间开始边际改善,也意味着2023年居民贷款或逐步好转。
“居民端融资需求偏弱,同时房地产销售表现也相对低迷。”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居民信贷同比收缩,而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多增,这反映了短期疫情对经济活动有所干扰,亦影响到了居民消费活动。而房地产处于筑底企稳阶段,楼市需求暂时偏弱。
此外,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1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周茂华表示,企业增加投资一定程度会适度减少短期存款,对M1同比增速构成拖累。同时,去年12月由于疫情短期冲击对企业生产环节构成拖累,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短期交易活跃度。不过,从M2同比维持高位,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国内为应对短期超预期因素冲击,稳健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大,货币信贷环境保持适度宽松。
2023年经济复苏将带动融资需求回暖
2023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有望维持在22万亿元以上
展望2023年,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疫情影响的消散,中国经济将有望持续复苏,这将带动融资需求回暖。
周茂华认为,2023年经济活动回暖,将带动就业和收入改善,消费者信心也将随之回暖,而企业对市场需求的信心将带动补库存、生产扩张。同时,一揽子稳楼市政策,有望推动楼市供需回暖,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预计后续居民信贷、企业融资需求将得到明显改善。
对于2023年的信贷增长,董希淼指出,提振居民消费是稳增长、扩内需的重中之重。应针对居民消费不振这一重点,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居民工作,增长居民收入,激发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
温彬亦认为,2023年信用扩张“总量要稳、结构要进”,有望继续加力提效。在稳增长、扩内需和海外加息约束弱化下,2023年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宽松格局,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总量要够、结构要准”,继续呈现总量型和结构性并举的特征,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保持在较低区间,以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疫后经济复苏和景气回升,将拉动信贷与社融进一步回暖,全年新增贷款规模有望维持在22万亿元以上,增速10.3%左右;全年新增社融规模有望超35万亿元,增速10.2%左右。
标签: 融资需求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宁夏林草局全面实现全程网办
上海市林业总站开展湿地健康水生态调研并召开讨论会
相约在广东飞羽悦瞬间 2022广东候鸟护飞行动正式启动
排行
精彩推送
- 热头条丨信贷投放节奏如何把握、重点领域有哪些?金融监管部...
- 天天动态:2022年12月金融数据出炉,居民信贷需求不足,高额储...
- 平稳收官!去年新增信贷超21万亿 今年融资需求能否持续回暖
- 速递!2022年全年金融统计数据揭晓:12月M2同比增长11.8% 全...
- 焦点短讯!“以技术创新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前瞻产业...
- 环球报道:2022年12月金融数据出炉,居民信贷需求不足,高额储...
- 微动态丨2023经济走势如何?怎么推动工业稳增长?钱花在哪?...
- 世界今头条!WHO拟于1月27日开会决定新冠是否为全球紧急事件
- 天天通讯!赵立坚为何转任新职?外交部回应
- 部委年度工作会议剧透2023年四条政策主线
- WHO拟于1月27日开会决定新冠是否为全球紧急事件
- 全球动态:赵立坚为何转任新职?外交部回应
- 世界热资讯!国家统计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推进第四届联...
- 热消息:医保谈判结果出炉,辉瑞Paxlovid无缘医保
- 通讯!国家统计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推进第四届联合国世...
- 国家安全部原党委委员刘彦平受贿案一审宣判,非法收受财物价...
- 全球时讯:国开行:超1.4万亿元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2022年已投放
- 全球快讯:国家安全部原党委委员刘彦平受贿案一审宣判,非法收...
- 2022年第四季度内地消费者信心总指数处于乐观区间
- 环球讯息:商务部印发成都等6个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
- 世界速递!事关2023年就业与收入,人社部部长解读
- 当前消息!银保监会拟规定:个人消费贷款期限不得超过5年
- 商务部印发成都等6个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
- 前沿资讯!银保监会拟规定:个人消费贷款期限不得超过5年
- 事关2023年就业与收入,人社部部长解读
- 免征增值税!适用月销售额 10 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
- 今日关注:人社部部长: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多...
- 人社部部长: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多渠道促进就...
- 新年抢跑新征程 多地重大项目出炉
- 今日要闻!新年抢跑新征程 多地重大项目出炉
- 全球百事通!2022年国开行发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超1.4万亿元
- 环球快报:增值税减免措施再加力:今年内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
- 每日看点!2022年国开行发放 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超1.4万亿元
- 每日资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全球动态:建议突出制造业当家、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外交部发言人: 希望各方共同保障各国人员安全顺畅往来
- 天天快看:提升新基建水平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 天天通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2022年我国就业局...
- 新动态:外交部发言人: 希望各方共同保障各国人员安全顺畅往来
- 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保护和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全球焦点!相关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有关事项明确
- 速讯:相关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有关事项明确
- 环球观焦点:全国股转公司通报2022年12月新三板挂牌公司及相...
- 全国股转公司通报2022年12月新三板挂牌公司及相关主体监管情况
- 今日最新!两部门:2023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
- 全球快资讯: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发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超1...
- 全国股转公司通报2022年12月挂牌公司及其主体监管情况
- 观焦点:两部门:2023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
- 小型市场主体韧性修复 “随借随还”式贷款受青睐
- 环球热推荐:小型市场主体韧性修复 “随借随还”式贷款受青睐
- 天天即时看!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提出:实施科技型中...
- 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提出: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倍增行动
- 今日报丨2022年活得最憋屈的十大行业
- 重点聚焦!国开行2022年发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超1.4万亿元
- 实时:促进消费回暖,可支配收入咋把“蛋糕”做大
- 小型市场主体资金解决途径呈新变化:更偏好数字银行和传统银...
- 《广东省肇庆市大型产业集聚区产业规划》专家评审会顺利召开
- 世界今日报丨促进消费回暖,可支配收入咋把“蛋糕”做大
- 环球热资讯!前瞻IPO头条:3过3,睿联技术成功过会!泰盈科技...
- 要闻速递:银保监会:相关部门应指导督促银行机构执行监管统...
- 微速讯:严禁新设各类融资平台公司 财政部回复函再提城投监管
-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应指导督促银行机构执行监管统计制度
- 财政部、银保监会:进一步推进银行函证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
- 华为助力威海市商业银行荣膺2022大数据“星河”数据库标杆案例奖
- 全球速递!美方是否向中方分享了XBB毒株有关信息和数据?外交...
- 【环球播资讯】新年利好!国家税务总局推出2023年首批17条便...
- 新年利好!国家税务总局推出2023年首批17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
- 美方是否向中方分享了XBB毒株有关信息和数据?外交部回应
- 每日快播:与中国共享发展机遇,更好地守护中国公众的健康
- 黄宥裁运营总裁执行董事荣获2023“国际公益慈善大使”嘉奖
- 焦点日报:最高法答人大代表:继续加大涉国企改制刑事申诉案...
- 银保监会:对符合要求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可简化或不进行...
- 每日热讯!瞻周礼报 | 2023,“药”不能停!未来五年的投资...
- 世界动态: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全年发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超...
- 天天看热讯:与中国共享发展机遇,更好地守护中国公众的健康
- 天天关注:最高法答人大代表:继续加大涉国企改制刑事申诉案...
- 银保监会:对符合要求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可简化或不进行...
- 全球百事通!多地按下拼经济加速键 跑好“强信心拼经济”第一棒
- 环球信息:2023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召开
- 《读透经济学的8对关键词》:经济学家可以预测危机吗?丨赠书
- 当前速讯:财政稳经济 新年早加力
- 财政稳经济 新年早加力
- 这个年如何“庄”的盆满钵满?黄渤老师告诉你答案!
- 2022年1-11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简明统计
- 【天天新视野】财税金融优先发力稳就业(财经眼)
- 动态:财税金融优先发力稳就业(财经眼)
- 【全球速看料】加强人大审查监督,推动规范公开透明—— 管...
- 每日热点:加强人大审查监督,推动规范公开透明—— 管好用...
- 焦点简讯:最高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国家层面法官惩...
- 最高法:依法妥善审理涉新业态等案件,促进平台规范健康发展
- 当前视讯!最高法:依法妥善审理涉新业态等案件,促进平台规...
- 2022年检察机关督促侦查机关立案3.7万件、撤案4.6万件
- 环球头条:2022年检察机关督促侦查机关立案3.7万件、撤案4.6万件
- 每日聚焦:最高检:去年办理企业合规案超五千件,千余企业整...
- 全球新动态:最高检:去年办理企业合规案超五千件,千余企业...
- 多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 世界快报:多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 环球看热讯: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 每日短讯:“央企消费帮扶迎春行动”上线
- 世界速看:李家超:首日通关运作畅顺,将视情况研究取消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