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信贷延续“开门红”态势,居民信贷需求边际改善 热资讯
记者边万莉北京报道
3月10日,央行发布2023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M2同比增长12.9%,增速创下2016年4月以来新高;M1同比增长5.8%,较前一个月有所回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2月末社融同比增长9.9%;社融增量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
【资料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经济回升和政策支持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2月信贷保持同比大幅多增势头,主要动力来自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另外,年初两个月以消费贷为主的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显示当前消费修复过程已经展开。此外,2月金融数据中最突出的是社融同比大幅多增1.95万亿,除了投向实体经济的贷款大幅多增逾9000亿外,主要贡献来自债券融资显著修复。M2同比增长12.9%
具体看,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3.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79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值得关注的是,M2增速延续了上月增长的趋势,M1增速有所回落。其中,M1同比增长5.8%,较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不过仍然高于2022年12月3.7%的增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M1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去年基数调升,以及目前国内房地产销售仍处于企稳复苏阶段,2月楼市交易仍不够活跃。但M1同比高于去年与近三年均值,反映2月企业活动明显改善的。”
M2同比增长12.9%,仅次于2016年3月13.4%的高点,创下近七年新高。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2月M2增速延续高位有两个原因:一方面,2月信贷继续超预期放量,存款派生能力仍强;另一方面,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滚动操作以保障流动性充裕,继续为M2增速提供支撑。
从M1、M2的结构看,M1由M0+企业活期存款构成,M2是由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它存款)构成。数据显示,2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270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926亿元(同比多增1.0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多增1.1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55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5163亿元。
“M2增速延续上行走势,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仍然较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
人民银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此外,央行在《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指出,疫情演进的扰动影响仍需关注,居民储蓄向消费转化的动能有待观察。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5928亿元
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较上月增长规模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多增状态。“2月信贷延续前置发力。”温彬表示,在经济修复态势良好、市场主体预期改善、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和银行竞争性投放下,信贷增长较往年更为积极,继1月信贷大幅增长后,2月新增规模续创同期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2月企业贷款仍为新增主力,居民信贷有所改善,居民短期贷款表现为高增。周茂华分析,“从信贷、社融结构看,企业经营预期乐观,信贷需求回暖;基建重大项目稳投资继续偏积极;值得关注的,2月居民短期和中长期新增信贷同比转为多增,信贷需求边际改善,预示居民消费和楼市销售在回暖,但整体仍低于常年水平,反映目前居民消费和房地产处于恢复阶段。”
一方面,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经计算,分别同比多增4129亿元、1322亿元。梁斯分析,这一方面与居民消费热情升温,特别是中长期信贷需求同比多增,居民购房动力有所转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去年基数较低有关。
“扩大国内需求政策推动居民信贷加快修复,消费恢复预期明显。”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2月居民信贷增加2081亿元,同比多增5450亿元,其中居民短期大幅改善,居民中长期小幅恢复。消费修复成为今年经济增长的关键词。2月各大银行集中下调信用贷、消费贷利率,降低短期贷款门槛,居民获得资金难度大幅下降。目前疫情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也近乎忽略不计,居民收入预期回升明显;但短期内居民实际收入恢复尚缓,2月房屋销售小幅改善,居民购房信心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6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1万亿元;经计算,同比分别多增3700亿元、6048亿元。温彬分析,节后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活动加快,2月制造业PMI跃升至52.6%,制造业活动以10多年来最快的速度扩张,带动企业融资需求继续回升;同时,财政支出前置和项目加快落地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的基建配套贷款,以及政策支持下的制造业贷款、房地产行业融资,仍是当前新增信贷的重要推动。社融同比增长9.9%
初步统计,2023年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较前一月的9.4%,有所增长。2023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温彬表示,2月社融实现超预期放量,信贷和债券齐上量,社融增速回升,表内信贷、债券融资等均表现较好,对社融形成拉动。
从各细项看,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构成了社融增长的两大支撑项。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2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8138亿元,同比多5416亿元。
梁斯分析,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报告显示,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21900亿元。在此带动下,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明显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债券融资改善明显。企业债券净融资3644亿元,同比多34亿元,结束了连续少增的态势。
展望未来,王青认为,在宏观政策延续稳增长取向、市场主体自主融资需求修复支撑下,3月信贷有望继续保持同比多增势头。不过,近期央行领导强调,“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我们判断,1-2月信贷投放“适度靠前发力”阶段基本结束,3月新增信贷正在回归平稳增长。另外,进入3月以来票据利率上行势头明显放缓,也从一个侧面预示了这一点。
在周茂华看来,2月金融数据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供需两旺,短期降息迫切性不高,但年内降准可能性仍在。一方面,国内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延续回暖态势,实体经济融资表现理想;房地产融资也呈现回暖迹象,反映目前利率整体处于合理区间。但另一方面,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国内消费和需求恢复,需要适度货币环境支持,同时,货币政策需要平衡多个目标,后续政策不排除继续适度降准(定向降准)加大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支持,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宁夏林草局全面实现全程网办
上海市林业总站开展湿地健康水生态调研并召开讨论会
相约在广东飞羽悦瞬间 2022广东候鸟护飞行动正式启动
排行
精彩推送
-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地“真金白银”促消费
- 2月信贷延续“开门红”态势,居民信贷需求边际改善 热资讯
- 环球热推荐:发改委社会司召开一季度社会领域形势分析部门座谈会
- 要闻: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6
- 《“数字+医疗”产业融合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圆桌对话顺利举行
-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绪穆:小分子药物是春天-世界看点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6 环球资讯
- 《2023-2027全球数字医疗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
-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John R. Speakman:肥胖已成为全球大流行病
- 热推荐:国家发改委:愿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一流营商环境
- 世界观点:迈瑞医疗华南区总经理黄先胤:中国医疗工业亟需打...
- 孙海波:2023全球数字医疗创新生态峰会是一件大事和喜事
- 诺奖得主Carol W Greider:东莞滨海湾新区在大湾区具有独特...
- 国家发改委:愿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一流营商环境 热讯
- 每日热门:冯彬:东莞市未来将全力建设大湾区一流水平的智慧...
- 诺亚财富:企业必须做好数字化,才有可能在市场具备竞争力
- 诺亚财富发布《中国财富人群情绪指数(2022)》报告
- 环球热消息:中消协总结不公平格式条款点评工作:必要时将提...
- 中消协总结不公平格式条款点评工作:必要时将提起公益诉讼-每...
- 就业开启新赛道
- 就业开启新赛道
- 点评霸王条款!涉及十大消费领域、54个突出问题-环球快讯
- 中消协:运用建议、约谈、公开曝光等手段深化不公平格式条款...
- 中消协:运用建议、约谈、公开曝光等手段深化不公平格式条款...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
- 促消费,最强补贴来袭|世界速讯
- 【图说两会】韧性足 信心强 前景好!在华外企持续“唱多”...
- 环球最资讯丨促消费,最强补贴来袭
- 扩内需促消费是重点,多城正发放消费券
- 推动消费加快复苏,要想方设法提高居民收入
- 【当前独家】提升硬核科技实力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 发挥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的杠杆效应
- 全球观察:建议国家层面成立消费促进领导小组
- 环球聚焦:扩内需促消费是重点,多城正发放消费券
- 提升硬核科技实力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全球热门
- 环球焦点!推动消费加快复苏,要想方设法提高居民收入
- 关注近期财经关键词:特斯拉、央企、人工智能 当前观察
- 每日视讯:关注近期财经关键词:特斯拉、央企、人工智能
- 诺亚财富2023年二级市场高峰论坛暨年度首场财智全球金融论坛...
- 诺亚财富:投资的逻辑需根据全球经济走向顺势而为
- 诺亚财富子公司歌斐资产联合发布重磅白皮书
- 外交部:期待各国与中方一道为中外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 每日速讯:外交部:期待各国与中方一道为中外人员往来提供更...
- 政协委员建议在农村淘汰老头乐,对主动进行升级置换的村民可...
- 天天即时看!政协委员建议在农村淘汰老头乐,对主动进行升级...
- 今日关注:银登中心:常抓不懈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登记质...
- 工信部公示2020-2022年度补助资金预拨等情况
- 世界信息:多家央企总部实现“碳中和”、100%绿电办公
- 全新战略、全新形象、全新布局,一个全新的魅族强势回归
- 多家央企总部实现“碳中和”、100%绿电办公
-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
- 《2023-2027全球数字医疗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将重磅发布!全...
- 全新战略发布,融合后的星纪魅族能否成为行业颠覆者?
- 环球热议: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
-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
- 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活力(融视点·小经跑两会)-天天观速讯
-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
- 焦点快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
- “高质量充分就业”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
-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
- 探索更多金融创新试点 赋能实体经济
- 提振信心 资本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循环动能强劲
- 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快看
- “高质量充分就业”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 天天热头条
- 跨国公司关注中国两会—— 发展有信心 投资要持续-世界最新
-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张建平:进一步优化外...
- 世界今头条!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探索更多金融创新试点 赋能实体经济 全球信息
- 世界速读:保障新业态劳动者权益,首先要算好各方“经济账”
- 全球关注:北京、广州发布重大政策!利好新能源车、消费、旅游
- 天天热议:北京、广州发布重大政策!利好新能源车、消费、旅游
- 世界观热点:我国市场监管建立重大案件联动查办机制
- 民盟中央:增加征信行业有效供给,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全球...
- 民盟中央:强化贷款中介监管,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当前聚焦
- 我国市场监管建立重大案件联动查办机制
- 【政府信息】一图读懂——2023年,经信系统这样干
- 天天观热点:【政府信息】一图读懂——2023年,经信系统这样干
- 市场监管总局:让各类企业在公平竞争的赛道上你追我赶_天天快...
- 被美国围剿10年,中国最强逆袭产业为何落脚西南四线小城?
- 每日热点:市场监管总局:让个体工商户“小块头”迸发出“大...
- 市场监管总局:让各类企业在公平竞争的赛道上你追我赶
- 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发布
- 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发布 全球速递
- 新能源欲与燃油车比运动 宝马3系能否接住哪吒S抛出的战书
- 世界最资讯丨前2月我国外贸实现平稳开局
- 前2月我国外贸实现平稳开局 全球热点
-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开启,3位...
- 加强金融科技领域合作 提升跨境支付便利度|当前热议
- 今日热搜:全国政协委员、宝武集团总经理胡望明建议 建设国...
- 加强金融科技领域合作 提升跨境支付便利度|全球简讯
- 汇聚金融活水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世界球精选
- 金融精准发力 赋能实体经济_天天快资讯
- ■数读政府工作报告 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 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 金融精准发力 赋能实体经济
- 环球报道:汇聚金融活水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 最高法报告连续三年提反垄断!要求完善公平竞争等司法政策-焦...
- 中方强调发达国家对联合国建设和平融资的历史责任不能改变
- 中方强调发达国家对联合国建设和平融资的历史责任不能改变
- 环球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五年从严追诉性侵、虐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