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继续实施普惠金融 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_今日精选

【】


【资料图】

近日,在中国银行业协会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普惠委”)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全体会议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一级巡视员毛红军介绍,过去5年,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平均增幅达到25%,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年均增速约15%。

普惠型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余额的持续大幅度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金融活水。这一方面离不开监管部门在普惠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引导,把优惠信贷资源切实配置到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关键点上。另一方面,更离不开银行业的积极推动,银行业在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的适配性变革,有效助推了我国普惠金融高速发展。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我国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尽管当前我国普惠金融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的当下,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仍处于恢复经营的周期之中,仍面临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亟需得到进一步帮扶。

如何更好地为这部分群体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依然是金融工作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当前,促进小微和“三农”主体全面提升和发展,不仅需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在量上的增长,还需要在质上做文章,进一步提质增效,将普惠金融发展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合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首先,需要银行金融机构重点围绕促进融资成本合理化、信贷可得最大化,提高差异化融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普惠型小微企业、涉农主体贷款投放。如,积极引导信贷资源流向成长性好的科创型小微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弱化担保、银政企多方联动合作方式,推动普惠金融、延期还本付息、减费让利等政策落地,让普惠措施直达基层,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其次,还要借助和善用科技手段。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数字普惠金融面临着引导金融资源配置、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支持农民创新创业、促进农民消费升级等新任务,这都需要用好科技手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以低成本、更便捷的方式让小微企业和“三农”群体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

再次,还需要持续推动普惠金融“愿贷敢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一方面,给予商业银行一定的容错机制、允许普惠从业人员尽职免责,充分保护商业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普惠金融服务重心的进一步下沉,让银行“愿贷敢贷”。另一方面,继续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等支持政策工具,持续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夯实能贷的基础,并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提升“能贷会贷”水平。

除此之外,还需要找准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民营小微企业的契合点、发力点,在切实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上发力,努力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增量、扩面、降本、提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报编辑部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