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闻!加强财政货币协调配合 格外重视关键产业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解读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内涵等报告内容,并结合对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我国产业体系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资料图)
“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合理增长,就要格外重视关键产业的发展。”在颜色看来,我国要实现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年均GDP增速大体要保持在4.7%的水平,因此,要重视大型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短期看,应切实保障企业生产和物流运输的连续性、稳定性;中长期应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发挥国债市场纽带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您认为报告为何会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颜色:近年来,我国在宏观调控领域愈发注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国际比较看,这也是汲取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举措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明显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造成金融市场大起大落。对国内来说,财政资金投放对市场资金面通常有较大影响,如果货币政策不进行及时配合的话,也会导致金融市场资金利率的大幅波动。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主要有哪些方式?
颜色:财政货币加强协调配合不仅对当下稳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长远看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重要。当前,财政货币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一是加大力度发挥政策性银行准财政的作用。通过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SL)时隔两年半重启净新增的方式,扩大内需投资,尤其是拉动基建投资增速上涨。二是通过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央行创设了多个专项再贷款工具,截至9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合计55461亿元,持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杠杆撬动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设通常是央行与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协调配合,结合当前经济急需稳增长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发力。
长远看,财政货币两大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的“桥梁”则会是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在内的政府性债券。特别是国债,会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一方面,财政大规模发行国债之际,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配合加大流动性投放,平抑市场资金面大幅波动,这算是货币政策对国债的间接支持;另一方面,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整个金融市场具有定价“锚”的基准作用,货币政策有必要通过适当操作保障国债收益率保持在合意状态;此外,国债还是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合格抵押品。
“财政的钱”与“央行的钱”有本质区别,《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未来,预计央行将通过加大流动性投放、将国债和地方债纳入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合格抵押品等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政府债券的投资力度。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内涵丰富
证券时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何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颜色: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设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四方面。
近年来,之所以强调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过去全球央行体系存在的重大缺陷,从而引发人们的反思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改革。
过去,全球央行体系公认的“金科玉律”是要反通胀、维护币值稳定,货币政策目标相对单一,但却忽视了金融稳定的重要性,这反映出央行的金融监管功能不充分。因此,现代央行制度的内涵就包括反思并强化金融监管职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外,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仍不够成熟、定型,需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重视大型制造业
中流砥柱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二季度以来出台的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正在落地见效,您如何看待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形势?
颜色:在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后,今年8月以来的经济出现筑底反弹的向好迹象,尤其是以下两个领域增长势头良好:一是稳基建投资的支持政策正在落地见效,基建投资对经济稳增长的支持在四季度会体现得更加明显;二是制造业不论是在生产端还是投资端都在企稳复苏,表现还是比较强劲的,保持向上恢复势头。
此外,尽管市场已充分预期年底前出口增速会放缓,但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出口动能放缓的幅度比此前预想的要好。
综合看,我们认为,如果疫情不再出现超预期情况,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今年四季度到明年年初,经济仍有望保持回稳向上势头。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各类稳楼市政策。您如何看待当前的房地产行业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颜色: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台不少稳楼市政策,但受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房地产需求端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整体看房地产需求难以回到过去的“热度”,但这不见得全是坏事。只有中国的经济发展摆脱被地产“绑架”的旧模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然,在“去房地产化”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应注意把握节奏和力度,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目前出台的一系列加大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支持政策,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对冲地产行业下行带来的负面冲击。
证券时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您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发挥哪些领域的关键性作用?
颜色: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要实现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年均GDP增速大体要保持在4.7%的水平。
要实现GDP持续合理增长,就要格外重视关键产业的发展。从我国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优势看,我认为要重视大型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近年来,产业外迁的话题颇受关注,但应客观分析是哪些类型的产业发生了外迁。以纺织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出现外迁,其实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过度解读和悲观。我国当前的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化工、机械等中高端大型制造业,这类产业具有重资产、技术门槛高、资本投入密集等特点,很多这类产业是为外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提供基础性原材料。正是得益于我国在这类中高端产业所拥有的国际比较优势,今年以来,欧洲不少大型制造业公司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建厂力度。
因此,我国应继续发挥好当前所拥有的产业结构优势。短期看,重点在于各地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切实保障企业生产和物流运输的连续性、稳定性;中长期看,继续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山西夏县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榛子丰产示范园
办结率100% 在滇台商台企涉林草困难问题解决
青海省林草局:成立第一支国家公园省级社会救援服务队
排行
精彩推送
- 今日热闻!加强财政货币协调配合 格外重视关键产业发展
- 这些格式条款涉嫌免除或减轻企业自身责任
- 【全球报资讯】发挥政府采购最大效能
- 焦点速看:发挥政府采购最大效能
- 这些格式条款涉嫌免除或减轻企业自身责任
-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先锋应用案例 推...
-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先锋应用案例 推...
- 世界通讯!王毅:全球发展促进中心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重要平台
- 焦点!王毅:全球发展促进中心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重要平台
- 【世界快播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
- 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 确保国家...
- 王毅:杂交水稻合作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精彩故事
- 王毅:杂交水稻合作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精彩故事
- 上海联交所与国家能源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 天天新动态:上海联交所与国家能源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 焦点快看:财政补贴50亿元降低农户负担
- 超4000亿中央财政资金提前下达
- 今日报丨前海管理局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超4000亿中央财政资金提前下达
- 财政补贴50亿元降低农户负担
- 每日视讯:前海管理局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线上+线下”齐发力 鼎和保险公司深入开展金融联合教育宣传...
- 鼎和保险公司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客户服务节“最佳服务案例”奖
- 观焦点:加强政府合同管理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 人才集聚效应显现 经济支撑力增强……这份指数报告亮点多
- 消息!人才集聚效应显现 经济支撑力增强……这份指数报告亮点多
- 每日热文:加强政府合同管理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 宁波阪急:承袭日本百年品牌底蕴,引领宁波潮奢时尚消费新领地
- 【新视野】财科院发财政蓝皮书:应辩证看待数字经济发展和安...
- 天天观点: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就两项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 【世界播资讯】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就两项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 财科院发财政蓝皮书:应辩证看待数字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 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预算资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
- 亮了!中投公司2021年业绩出炉,境外投资净收益率超14%,持续...
- 世界速讯: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 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 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民企营商环境满意度持续增强
- 今日聚焦!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民企营商环境满意度持续增强
- 每日快播: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预算资金 巩固拓展脱贫攻...
- 天天热讯:亮了!中投公司2021年业绩出炉,境外投资净收益率超...
- 世界视点!外交部:防控二十条将会改善跨国旅行和来华投资兴业
- 每日速讯:外交部:防控二十条将会改善跨国旅行和来华投资兴业
- 全球微速讯:智联生态 驭见未来——2022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趋...
- 世界报道:拟引入社会资本超1200亿元 2022年混合所有制改革暨...
- 拟引入社会资本超1200亿元 2022年混合所有制改革暨国企民企...
- 【全球时快讯】会前速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
- 会前速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
- 8663个!“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 项目征集再创新高
- 银河系背后还有星系?科学家:巨大的银河系外结构
- 当前关注:【财经分析】社融表现引发宽货币预期升温 期债冲...
- 天天最资讯丨中投发布2021年年报:境外投资净收益率为14.27%...
- 今亮点!研究发现:眼疾药物有助于治疗新冠
- 世界快看点丨巴塞罗那大学开发了一种新材料,能够模仿大脑存...
- 科学家发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火山羽流
- 全球球精选!多方合力促进形成金融支持消费良性循环
- 预算为预算1000万元货物类项目,要预留多少给中小企业
- 天天热头条丨【财经分析】社融表现引发宽货币预期升温 期债...
- 天天时讯:最新!热电材料优化升级,或将投入大批生产
- 环球速讯:三部门:实施四类犯罪的教职员工严格执行从业禁止制度
- 预算为预算1000万元货物类项目,要预留多少给中小企业
- 环球快看点丨多方合力促进形成金融支持消费良性循环
- 【全球热闻】三部门:实施四类犯罪的教职员工严格执行从业禁...
- 中投发布2021年年报:境外投资净收益率为14.27% 净资产1.25万亿美元
- 军用无人机你知道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 世界十大最贵的狗 你知道多少?
- 10万买基金一年能赚多少?一起来看看吧
- 社保里不是交了养老金 为什么还要买商业养老金?
- 亳州有必要建机场吗?亳州机场什么时候开通?
- 刷脸可以修改支付密码?支付宝成为首个刷脸登录的App?
- 4S店的“零利率”购车政策 真的更优惠吗?
- 方舟子是干什么的?方舟子是哪里人?
- “大红袍”是红茶吗?安吉白茶是白茶吗?
- 中银活期宝和余额宝哪个更安全?看完你就知道了
- 《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破多少亿?位列中国票房第几?
- 郑州是从什么时候起实行单双号限行的?
- 2020年惊艳过观众的高分国产纪录片 你看过几部?
- 速讯: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 湖南道县规范油茶收摘 维护林农利益
- 山西夏县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榛子丰产示范园
- 办结率100% 在滇台商台企涉林草困难问题解决
- 青海省林草局:成立第一支国家公园省级社会救援服务队
- 世界快看点丨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 山东省蒙阴县加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力度
- 天天视点!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
- 今日视点:发达国家应尽快兑现气候融资承诺
- 每日播报!国际收支总体保持基本平衡格局
- 世界报道:实现制造业从零到一创新突破
- 环球聚焦: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多项预算资金
- 今日热议: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
- 今日最新!实现制造业从零到一创新突破
- 环球聚焦: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多项预算资金
- 天天信息:发达国家应尽快兑现气候融资承诺
- 全球看点:国际收支总体保持基本平衡格局
- 汇丰调查报告:RCEP助推中国市场吸引力
- 天天资讯:世贸组织总干事:将贸易和投资作为落实气候行动的...
- 【独家】汇丰调查报告:RCEP助推中国市场吸引力
- 投资便利化谈判在解决谈判文本中的剩余问题方面取得进展
- 焦点日报:投资便利化谈判在解决谈判文本中的剩余问题方面取...
- 今日快看!最新金融数据解读!企业信贷需求延续扩张态势
- 最新金融数据解读!企业信贷需求延续扩张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