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视 > 正文

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占比继续超八成

1月15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关于北京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大会审查。

2022年,北京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714.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2.6%,全力保障重点支出、民生支出。2023年,全市财政收支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5942.9亿元,增长4%。

关注1


(资料图)

去年财政收入实现同口径正增长

查阅2022年的“北京账本”,“减收”与“增支”并行,财政收支“紧平衡”压力增大。

去年4月,为帮助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实施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这项政策在帮助企业缓解资金紧张的同时,也对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冲减。

为客观准确地反映财政收入的实际运行情况,财政部规定,按扣除留抵退税的同口径测算财政收入增幅。

2022年,北京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714.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实现同口径增长2.6%。其中,税收占比为85.2%,收入质量(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一方面,财政收入承受着疫情性减收、经济性减收、政策性减收三重压力的考验;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却在增加,防控性增支、逆周期调节性增支、基础保障性增支都需要得到保障。

2022年,北京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56.0亿元,增幅达4.3%。党的二十大、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中轴线申遗等重大事项,以及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就业、交通运输、城市运行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均得到有效保障。其中,民生支出占比继续保持八成以上。

在“减收”与“增支”并行的矛盾背景下,实现收支平衡,“钱”从哪来?《报告》指出,北京市多渠道统筹财力,综合用好中央留抵退税专项补助、积极争取新增一般债券、加强财源建设。与此同时,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及一般性支出40.6亿元,审减节约各类项目资金149.6亿元,市区及各部门累计新设332项支出定额标准,实现节支269亿元。通过上述手段,最终实现收支“紧平衡”。

关注2

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2000亿元

过去一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实现一切发展的前提。《报告》呈现了财政在此方面提供的支持。

稳经济大盘方面,北京继续通过减税降费向企业让利,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2000亿元。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达1081.2亿元,全市超8万户企业享受到该项政策,九成为小微企业。

同时,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文化娱乐等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费超160亿元,受益群众130万人。

在经济运行面临“三重压力”的背景下,投资成为稳经济的关键。去年,北京市新增债务限额93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49亿元、专项债789亿元,主要投向城市副中心,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以及城市有机更新等重点项目,以投资推动首都经济回稳向上。

记者注意到,《报告》对化解隐性债务的情况作出说明。去年,北京提前三个月完成中央提出的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任务要求;主动调控新增债务,化解存量债务,全市整体债务率控制在“绿”区内,区级全部退“红”,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关注3

今年市级“三公”经费预算下降5%

分析今年财政收支形势,《报告》指出,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新12条”等稳经济接续政策出台实施,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但外部风险挑战仍然复杂严峻,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2023年,北京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5942.9亿元,增长4%,收入质量将继续在全国保持较高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35.0亿元,同口径增长8.0%,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占比继续保持八成以上。

教育方面,市级支出安排477.2亿元,比重最高。资金将用于落实“双减”、补助普惠园、完善职教培训、建设“双一流”等方面,支持新增学位2万个。

在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的背景下,北京市财政局表示,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投资项目。

此外,今年继续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市级“三公”经费预算安排6.73亿元,下降5%。

记者姜慧梓

标签:

精彩推送